面對預制菜、未來食品、營養健康食品等新風口,漯河市該如何加快優勢再造,搶占市場先機?
“深度對接‘省會合作’帶來的高層次人才資源,漯河市推動相關企業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開展緊密合作,獲得了中國工程院孫寶國院士、朱蓓薇院士和其團隊,以及機械領域專家服務團的大力支持?!?023年12月25日,漯河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李志輝告訴記者,國家級學會人才力量的注入,對這一問題給出了新解法:
由學會牽頭、企業參與,推動首個《調味面制品》行業標準發布,為衛龍食品持續引領辣味休閑制品行業發展護航;
依托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打造“肉制品智能制造無人工廠”,幫助雙匯集團實現了肉類加工科技向營養健康與綠色制造方向的跨越發展;
補齊智能裝備制造鏈,雙匯第三工業園被評為2022年度河南最具競爭力預制菜集聚區(園區),中華菜肴、中央廚房項目已順利投產……
“漯河在重點產業發展上取得的成果,是‘省會合作’在全省各地顯現成效的縮影。”省科協黨組書記王新會介紹,2022年6月,河南省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省會合作”進一步走向深入,河南積極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國科協將更多優勢科創資源向河南傾斜,全省創新要素加速流動融合,取得了顯著成效。
推動科協系統人才優勢和科技資源有序下沉并高效聯動。2023年,中國(鶴壁)現代化工及功能性新材料(聚氨酯)產業技術發展大會、中國(焦作)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技術發展大會、中國(開封)儀器儀表產業技術發展大會等多個由國家級學會牽頭主辦的產業盛會先后舉辦,為我省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技和人才動力。
積極打造平臺,在產業應用以及科技成果轉化上持續發力。雙方共同舉辦了世界傳感器大會,支持舉辦了中國北斗應用大會、中國超硬材料產業發展大會等20多場產業技術大會和兩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物流業創新大會,借助大會平臺,河南各地招引一批創新平臺、科技孵化、制造業項目,有力地促進了科技經濟融合發展。
全力推進“科創中國·河南”建設,促進學科集成創新和科技資源共享。濮陽、鶴壁成功入選中國科協2023—2025年度創新驅動示范市名單,省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6家單位成為第一批“科創中國”創新基地,我省入圍基地數量全國第一。啟動“科創中原”試點城市建設,聯動建立“科創中國”創新基地等協同創新服務平臺近20家。
“2023年12月初,由省科協依托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平臺建設的‘科創中國·河南中心站’正式上線。”省科協主席呂國范表示,河南中心站將重點圍繞我省創新瓶頸問題、核心技術攻關任務,構建資源整合、供需對接的技術服務和交易平臺,以線上共享促線下合作,引導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加速流向企業和生產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