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山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在灣區創新創業熱土上,一批根植于各類產業集群的高企以更專業化、更垂直化的分工謀發展,以“專精特新”鑄優勢。
車載冰箱、節能燈具、聚晶金剛石復合片……企業深耕專業領域,實現核心技術突破,以“小物件”切入“大市場”,更讓“中山智造”閃耀全球。
稅惠春風常拂,伴隨著“再造一個新中山”征程啟程,即日起,南方日報、南方+聯合國家稅務總局中山市稅務局推出融媒體系列報道“小物件·大生意”,看政策利好賦能下的中山企業如何乘勢而上,展現更多作為!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在商場的專柜里,它是奢侈的寶石,是愛情的象征;在工業界,它是“材料之王”,被譽為“工業的牙齒”——它正是我們常說的鉆石,又稱金剛石。
以金剛石為代表的超硬材料,是許多工業細分領域的重要支撐,它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行業,以及深地、深空、深海的探索,比如石油鉆機的鉆頭,表面就鑲滿了一枚枚硬幣大小的聚晶金剛石復合片。
適用于不同地層特性的個性化鉆頭。 南方+ 盧子衡 拍攝
位于民眾街道沙仔工業園的中山市海明潤超硬材料有限公司(下稱“海明潤”),就是一家主營金剛石加工的企業。其生產的聚晶金剛石復合片濃縮了20多項專利,更是國內外市場上的搶手貨。
全靠鉆頭上鑲嵌的圓片狀聚晶金剛石復合片才能“磨”穿巖層。 南方+ 盧子衡 拍攝
填補空白,謀篇超硬材料
雖然是由“鉆石”加工而成,又應用于鉆探開采,但海明潤的產品,既不晶瑩剔透也不尖銳,只有一枚普通的硬幣大小,厚度也相若,表面比沉啞的金屬色澤又多了幾分閃熠。
海明潤副總經理孔利軍介紹,石油鉆機的鉆頭,并非生活中常見的那種尖頭帶螺紋的鉆頭。“要在堅硬的巖層上開洞,鉆頭不僅要有‘鉆勁’,更要有‘磨勁’。全靠鉆頭上鑲嵌的圓片狀超硬材料,也就是我們生產的聚晶金剛石復合片,才能‘磨’穿巖層。”
在海明潤的展廳,展示著大大小小的十多種鉆頭,通過改變金剛石復合片在鉆頭刀翼上的排列組合,可以制造出適用于不同地層特性的個性化鉆頭。孔利軍透露,過去硬巖層和地質復雜巖層的鉆探用復合材料長期依賴國外進口,是國內石油鉆探行業被“卡脖子”的技術。作為廣東省超硬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明潤主導的產品正是石油鉆探用的聚晶金剛石復合片。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的,只有自力更生。”孔利軍表示,海明潤能實現創新引領,加快技術升級步伐,這背后離不開人才的價值。目前公司已組建了一支40人的研發團隊,專門從事金剛石復合超硬材料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近年來,海明潤持續加大技術研發力度,牢牢攥緊核心技術,為石油鉆探行業注入“中國動力”。目前,海明潤擁有年產200萬片金剛石復合片生產線,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并被國內各大油田和大型鉆頭廠采用。
“我們的產品價格只有國外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性價比更高,國內企業也紛紛上門下單采購。今年上半年產值約9000萬元,全年產值有望取得新突破。”孔利軍介紹,海明潤的訂單主要以出口為主,出口銷售額占總銷售額70%左右。
稅惠助力,引領“硬核”發展
金剛石復合超硬材料技術雖然屬于國際前沿技術,但在新材料領域也算小眾冷門技術,研發時間長、成本高。
一組簡單的對比,能讓我們更直觀地了解聚晶金剛石復合片制造的困難。地球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深度約11000米,其水壓相當于1000個大氣壓。而要將金剛石微粉制成金剛石聚晶,需要以5萬-8萬個大氣壓和1500-2000℃的高溫,在真空環境下高溫高壓合成。
海明潤每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7%-8%左右,同時由于技術升級和配方迭代,對生產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面對龐大的資金需求,孔利軍表示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現金流的“減負”效應最為明顯:“公司處于發展上升期,當地稅務部門的宣傳輔導及時細致,讓我們在納稅繳費方面沒有‘后顧之憂’。”一直以來,中山市稅務局民眾稅務分局應企業所需,根據其經營情況動態“畫像”,推送個性化政策“導向圖”,幫助企業盡享政策紅利,算清稅收優惠的“明細賬”。
企業生產線。 南方+ 盧子衡 拍攝
據海明潤財務經理石小勤介紹,今年內,該公司已申請了留抵退稅320萬元,原本“躺”在賬上的“數字”,快速退回企業賬戶成了現金流“活水”。此外,企業在2022年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近520萬元,高新技術企業設備器具加計扣除金額900余萬元。政策紅利的精準落地,倍添企業加大研發的底氣。
“目前,國內多地正在鉆探萬米深井,這就要求聚晶金剛石復合片的硬度更高、強度更大。”孔利軍表示,在國家政策紅利的扶持下,公司將持續開展業界前沿技術研究,向著形成“超硬材料-超硬復合材料-超硬道具及制品”全產業鏈產品體系的目標,“硬”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