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伏產業鏈上游和中游多個環節產品價格出現集體下滑,引發市場關注。以多晶硅為例,Mysteel最新數據顯示,多晶硅單晶用料6月9日報價95元/千克,6月1日以來已累計下滑17.39%。
《證券日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硅片廠商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生產銷售比較正常,出貨價格隨行就市,跟隨市場價格波動。“公司的硅料硅片價格調降主要是由于成本下滑,對業績影響不大。”
止于至善投資研究員彭進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輪光伏產業鏈集體降價是對上游產品價格下跌的正常傳導,目前產業鏈中游排產環比持續增加,終端需求依然保持旺盛,從需求量方面考慮,未來光伏產業鏈將保持正向增長。
除多晶硅單晶用料外,包括硅片、電池片、光伏組件等在內的多個光伏產業鏈環節主流產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降價。同時,作為光伏產業鏈主要上游原料的工業硅價格仍在下滑。以四川421#工業硅為例,數據顯示,該型號工業硅6月9日報價14500元/噸,6月1日以來累計下滑1.36%。
東高科技投研學院副院長劉飛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日光伏產業鏈產品集體降價,主要與上游硅片價格大幅下跌有關。過去幾年,隨著光伏產業高速發展,硅片賽道受益明顯,吸引了一大批跨界玩家涌入,疊加老玩家的急劇擴產,硅片環節產能過剩較為嚴重,最終導致價格出現下滑,隨后降價潮迅速向產業鏈中游的電池片和組件環節傳導。
“硅片產能過剩導致企業存貨迅速增多,對產業鏈上游的硅料采購需求下降,疊加硅料新增產能釋放,供大于求的情況愈加嚴重,最終導致光伏上游產品價格同步下跌。”劉飛勇說。
產業鏈上游和中游的成本和售價同時下滑,是否會對賽道內企業二季度乃至全年的經營業績產生影響,成為不少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A股市場光伏板塊54家上市公司當中,有43家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近八成。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多方采訪了解到,硅片和組件企業依然保持樂觀態度。硅片頭部企業TCL中環相關負責人透露,雖然近期硅片成本和產品價格都有一定的降幅,但公司在工業4.0模式的加持下,降成本能力較強,會對盈利增長起到支撐。
上述大全能源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預計下半年公司會有新的硅片產能釋放,所以具體價格能降到多少還無法判斷。“不過今年前幾個月需求增長很快,下半年如果價格已經見底,終端需求肯定會爆發。”
光伏組件生產商航天機電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光伏組件的市場需求并未出現較大變化,公司將繼續以穩健經營為主。
劉飛勇表示,在光伏產業鏈降價潮背景下,上游企業上半年整體盈利會保持增長,但預計增速較2022年同期會有所下降;中游廠商產品價格雖有所下降,但上游成本下跌帶來的利好遠大于產品價格下滑的影響,因此總體上看,上半年中游企業盈利增速會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