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間黃河旋風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6.05億元,同比下降4%;實現歸母凈利潤2872萬元,同比增長179.05%;每股收益為0.02元。
關于2022年一季度業績的增長,黃河旋風相關負責人表示主要得益于公司主營業務超硬材料產品結構調整已見成效,培育鉆石產品產銷大幅增加,使得主營業務產品盈利能力獲得較大提升。公司充分受益于下游培育鉆石行業爆發,經營實現底部反轉,凈利潤實現大幅增長。
據了解,黃河旋風在2020年將持有的上海明匠剩余全部股份進行了轉讓,公司徹底脫離了與其主業無關經營領域。同時黃河旋風聚焦主業超硬材料及制品領域,重點向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廣闊的產品方向拓展,包括拓展消費級鉆石、超硬材料制品等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生產和市場占比,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培育鉆石作為鉆石消費的新興選擇,在品質、成本、環保和科技等方面優勢明顯,目前天然鉆石的供應,天然鉆石的寶石級儲存量、開采量,每年都是逐年遞減,在全球鉆石市場所缺的數量均將由培育鉆石替補的背景下,培育鉆石市場前景廣闊。根據貝恩咨詢預測數據,2025年全球培育鉆石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167億元增至368億元,其中我國培育鉆石市場規模將由83億元增至295億元。
黃河旋風在培育鉆石領域早有布局,黃河旋風自2002年開始涉足培育鉆石合成領域,在培育鉆石合成與技術開發方面深耕多年,培養了大批高層次技術人才,該技術團隊全面掌握了培育鉆石生長技術,在合成腔體結構設計、材料成分精密控制、高純度材料加工工藝設計、合成工藝參數精密控制、金剛石微量元素檢測與控制、大尺寸培育鉆石形狀控制等技術,所生產的培育鉆石涵蓋1~10毫米無色和彩色系列培育鉆石,能根據客戶對鉆石性能的特殊需求設計合理的生產工藝,不斷填補國內產品空白。
經過多年的發展,黃河旋風現已實現寶石級培育鉆石國產化。資料顯示,2020年,黃河旋風的培育鉆石銷量占全球培育鉆石銷量的20%左右,其中,高品級培育鉆石占50%以上。
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下,黃河旋風同樣面臨產能瓶頸的問題。于是,黃河旋風與政府合資成立公司,探索短期快速釋放產能新模式。公開資料顯示,黃河旋風分別與河南省兩個市政府投資基金成立合資公司,模式是公司以技術和管理入股,政府投資基金以資金入股,通過這種模式可以在短期快速解決產能限制。同時黃河旋風在今年4月6日發布公告,公司擬投12.44億元進行培育鉆石產業化項目,計劃新增智能型超大腔體壓機500臺,建成后年產HPHT培育鉆石58.7萬克拉。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定增對象昶晟控股系黃河旋風實際控制人、原董事長喬秋生控制的公司,實控人全額認購彰顯對公司發展充滿信心。
人造金剛石作為重要超硬材料之一,對其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起到極大的支撐作用。由于人造金剛石具備優異的聲、光、電、磁、熱等特殊性能,可作為超導材料、光功能材料、磁功能材料、生物醫藥材料、功能膜等應用于電子電器、高端裝備制造、光伏設備制造、航空航天、醫療檢測及治療等高科技領域。
黃河旋風作為目前國內行業內生產技術和研發能力完善的,集產、學、研相結合的超硬材料產品及制品生產制造企業,擁有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和優秀的技術研發團隊,在人造金剛石產業鏈上所涉及的制品、設備和其他輔助原料等均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目前公司將組建省級金剛石材料產業研究院,開展金剛石生產技術研究、拓寬金剛石制品應用范圍與品質提升、布局金剛石碳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研究,這一舉措將進一步拓展公司產品應用領域,完善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
黃河旋風表示,作為超硬材料行業龍頭,公司將以工業用超硬材料和培育鉆石為雙主線,加大全產業鏈的整體布局。在工業用超硬材料領域,將不斷推出適配于高精尖等科技領域應用的超硬材料及其制品。在培育鉆石領域,將積極推出在顏色、粒度、凈度等多方面處于行業領先的培育鉆石產品。未來幾年,公司計劃通過擴大產能、科技創新和規范管理等手段,不斷提高培育鉆石產品良率,并通過線上線下平臺等積極拓展銷售渠道,實現業績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