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旬,國際鉆石供應商戴比爾斯宣布再次提高部分鉆石原石價格,這已經是自去年12月以來第5次上調價格。今年以來,全球鉆石消費市場不斷復蘇,但受疫情影響,上游開采和加工量卻不斷降低,天然鉆石價格持續走高。眼下國內的鉆石消費情況如何,價格有什么變化?
工作日下午,記者來到上海一家主營互聯網鉆戒定制的線下店看到,有部分預約好的消費者正在店里選購。
品牌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鉆石消費持續復蘇,目前該品牌鉆石銷量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鉆石消費的增長也帶動了鉆石加工工藝的提升。記者在上海另一家品牌珠寶店的鑲嵌工作室看到,珠寶鑲嵌師正手工將鉆石固定到戒托上。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為止鉆石消費的市場份額仍然是寶石首飾中最大的。
鉆石消費的復蘇和供應的減少也促進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上海鉆石交易所的數據顯示,今年1到6月,上海鉆石交易所進口鉆石15.76億美元,比2019年的同期增長將近50% 。
近年來隨著鉆石消費增加,各類仿冒天然鉆石的產品也逐漸出現。真假鉆石之間有什么區別,消費者應如何避免買到假冒鉆石呢?
打開各類電商直播平臺,不少商家都在銷售鉆石飾品。記者看到,鉆石尺寸從30分到幾克拉,價格從幾百元到幾萬元都有,各類標著“莫桑鉆”“水鉆”等飾品價格也相差巨大。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正常一克拉尺寸的天然鉆石價格不會低于萬元,消費者需在正規渠道購買,不要貪圖便宜,才能盡量避免買到假冒的鉆石。
除了真假鉆石外,真假證書也成為目前擾亂鉆石市場的因素。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消費者在購買鉆石首飾時,一般會配備證書。這個證書可能來自國外較權威的機構,也可能來自國家認可的權威檢測機構。
消費者在購買時,要了解證書頒發機構,防止假證或者套證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