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12月13日訊 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關于2022年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公開海選項目入圍領域賽的通知》,株洲4個項目成功入圍2022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領域賽。
湖南高精特電裝備有限公司特種電磁能直推技術、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超級虛擬軌道列車、株洲南方閥門股份有限公司水錘防護與智慧調控、株洲湘鎢超硬材料有限公司納米硬質合金微孔4個項目成功入圍。這些項目均突破了傳統技術的局限,實現顛覆性跨越。
特種電磁能直推技術:改變動力裝置和能源應用格局
一直以來,電磁發射技術都應用于軍事領域,民用領域應用極少。目前在汽車、船舶等設備,應用的動力裝置絕大多數仍為機械動力裝置,靠煤氣、燃油等燃料做功推動動力裝置運轉,這種傳統的動力裝置不僅制造成本高,而且需要傳感裝置推動設備運行,能耗高、磨損大、噪音大。
湖南高精特電裝備有限公司研發的特種電磁能直推技術,利用電磁能推進動力裝置直線推動,推力活塞具有懸浮特性,這種裝置相比傳統的動力裝置,沒有螺旋槳、傳感設備,極大地降低了設備的能耗、磨損,并且很大程度上減小了設備的體積,具備成本低、效率大、損耗小等特點。
該項技術可應用于船舶推進、空壓機、電磁錘、高壓射流泵等裝備,將徹底顛覆傳統大型設備的動力推進裝置,并取代推進裝置的動力來源,無需使用煤氣、燃油等能源,改變未來能源使用格局。
超級虛擬軌道列車:全球首創大運載、超機動新型交通工具
目前在城市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客運交通工具為有軌列車和公交大巴,但有軌列車需要建設軌道,成本高、運行路線受局限,公交大巴運載量受限。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全球首發的新型道路列車——超級虛擬軌道列車,是城市BRT車輛與現代有軌電車優勢技術融合的產品,運量大、舒適性高、機動靈活,兼具了上述兩種交通工具的優點。不過,這種大型車輛在轉彎半徑不夠寬廣的城市道路上,如何解決轉彎,是面臨的一大技術難題。
近年來,國內首創的大軸重全線控電驅主動轉向技術以及高等級雙冗余架構多軸協同轉向控制技術裝置在該公司上馬。這種技術可以極大地減小車輛轉彎半徑,超出36米長的車輛,轉彎半徑最小可到15米,轉向通道寬3.75米,完全可以在城市道路中實現順暢轉彎。超級虛擬軌道列車目前已在株洲、鹽城等城市投入運營,在全球少有,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及推廣價值。
水錘防護與智慧調控:解決供水治理世界性難題
大型引調水工程是國家動脈,供水泵站和管網是城市供水的生命線,由于輸配水管網系統復雜且具有水力脆弱性,水錘造成的爆管和漏損導致大量水資源被浪費,水錘成為一項國際工程技術難題。
株洲南方閥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基于數字孿生的供水工程水錘防護與智慧調控系統,為管道系統水錘風險評估、引調水工程運行調控、公共供水管網漏損全過程治理提供解決方案,實現了供水管網漏損、爆管的事后處置措施,變革為源頭治理和系統方法。這項技術解決了水錘防護這個國際工程技術難題。目前,該系統作為智慧水務的基礎技術已在國家智能水網和城市更新中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納米硬質合金微孔:打破技術壁壘,突破世界極限
長期以來,納米硬質合金精密微孔技術被國外壟斷,我國在此領域處于空白,依賴傳統生產技術和產品進口,地位較為被動。
近年來,株洲湘鎢超硬材料有限公司開展納米硬質合金精密微孔制品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創新生產技術、攻關關鍵技術點,研發出突破世界最小微孔Φ0.01mm產品,并能實現批量生產,一舉在全球超硬材料和微孔成型技術上實現新的跨越,領先世界,在我國納米硬質合金精密微孔制品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該項目研發的產品可廣泛用于軍工半導體、汽車制造、航空航天、光伏光纖等多個市場前沿、重要領域。
近年來,市科技局引領全市科技型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持續開展顛覆性技術創新特點及規律研究,深入挖掘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創造性的顛覆性技術,探索顛覆性技術轉移轉化的有效途徑,不斷推動顛覆性技術創新與突破,重點發現和挖掘了一批顛覆性技術項目,為推動株洲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培育制造名城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