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的電力能源支撐與消耗同在
根據有關專家分析,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新增電力負荷187GW,相當于目前全國裝機容量的9.4%和2019年電力消費總量的21.3%。
新基建中的大量5G基站、邊緣計算服務器、電動汽車的充電樁,將對現有的城市配電網帶來巨大沖擊。
大量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數據中心、互聯網通信設施都需要強大的電力能源作為支撐,不僅是運行能耗,還有冷卻降溫能耗。
根據有關資料,數字基礎設施中的5G基站能耗2025年或新增60GW。
隨著新基建的推進,基站的數量在未來幾年肯定會大幅增長,大約按照每周新增1萬座左右的速度增長。
大規模5G基站建設所引起的耗電賬單不僅是電信運營商的不堪承受之重,對于城市配電網來說也是非常嚴重的挑戰,在5G基站建設前需要對現有電網及其配套設施進行擴容。
此外,新基建中大量建設的數據中心能耗:2025年或新增78GW。
在自身能耗和綠色政策的要求下,未來五年將帶來大量的分布式光伏發展機遇。
在新基建領域光伏更具優勢
新基建中的5G基建、大數據中心、城際高鐵、充電樁要求低能耗高功效能源、以及潛在的消納空間,為光伏參與新基建打開了新的可能性。
光伏的核心優勢在于:清潔高效、可再生,應用場景廣泛。在低碳發展和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光伏能源被認為是新基建建設的推動器與催化劑。
光伏發電不會產生碳排放,從根本上避免傳統能源產生的氣候問題。
分布式光伏簡便易得,便于在新基建中靈活規劃,滿足更多定制化的“光伏+”應用場景;
將新基建與光伏結合,可以降低能源使用成本。
新基建與光伏產業發展密切相關,除了提高產業制造水平,更能開拓新的應用場景。
以光伏為代表的新清潔能源正高歌猛進的發展,尤其是分布式能源的高效發展,為我國能源轉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未來來看,“十四五”未來的電力成本,電力在整個能源中的占比應該會持續增加,因為電力是二次能源,煤炭、石油都是一此能源。
從未來來看,電力在整個能源的成本占比會越來越高。那么在電力里面,可再生能源又是其中的核心,未來可再生能源的作用越來越大,可再生能源里面光伏占比率也是最高的,未來市場的發展潛力十足。
新基建下光伏應用的施展場景
5G+光伏:隨著5G的大規模建設,基站站址數量翻番,分布式光伏與5G、儲能等逐步結合起來,未來市場將迎來更大的發展。
目前5G基站的能源消耗是4G基站的10倍左右,未來可結合“光伏+”概念,對基站進行能耗補充,如果結合以來,可以將5G基站的能耗能降到原來的50%到60%。
此外,5G作為通訊信號,可以滿足目前光伏設備所需要的信號傳輸。5G在光伏設備通訊方面的大規模應用大概需要5—8年的市場培育過程;光伏電站日常運維也可通過5G高效實現。
特高壓+光伏:伴隨著特高壓的發展進程,隨之而來的消納問題也日益凸顯,西北地區的消納形勢嚴峻,棄光電量占全國的87%。
根據國網能源研究院的統計,2019年,西藏、新疆、青海等地的太陽能發電利用率僅分別為75.9%、92.6%、92.8%。
青海受新能源裝機大幅增加、負荷下降等因素影響,棄光率提高至7.2%,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太陽能消納形勢持續惡化。
因此,加快特高壓工程建設,擴大新能源消納范圍成為促進光伏發電輸出的突破口。特高壓線路的建成,可將棄光區域的光伏發電輸送到東部地區,促進新能源發電消納。
充電樁+光伏: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愈加普及,如何確保充電成為大家關心的頭號問題。截至2020年1月,聯盟內成員單位共計上報公共充電樁53.1萬臺,建設安裝的私人充電樁71.19萬臺。
給已經存在的私人充電樁或者公共充電樁安裝光伏電站,與給戶用屋頂安裝光伏電站一樣,采用“自發自用”的模式,白天利用光伏發電給充電樁充電,省下了市電錢。
新能源汽車的廣闊藍海也將使“光儲充一體化”的結合迸發出巨大的潛力。隨著光伏充電樁/樁建設業務逐漸擴大,光伏+電動汽車的時代即將到來。
結尾:
以光伏為代表的新基建被政策加碼,無疑將為光伏產業的新一輪蛻變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光伏在現在的情況下,光伏行業在服務于國家戰略方面應該能做的更多,可以發揮的影響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