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蓄能材料、密封材料、耐火材料、超硬材料、石墨烯紡織材料……“十三五”以來,雞西市生產的石墨新材料、新產品琳瑯滿目、目不暇接,讓素有“黑金”美譽的石墨閃爍著耀眼奪目的光輝。不斷向中高端邁進的石墨產業,正在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源泉”,石墨產業已然成為雞西“經濟引擎”。
雞西市擁有“中國石墨之都”之稱號,擁有豐富的石墨資源、優越的石墨品質和雄厚的產業基礎。十三五以來,雞西市委市政府積極搶抓國家和省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戰略機遇,堅持把石墨產業作為轉型發展的主攻方向和重中之重,大力推進石墨產品精深加工和產業擴量升級,努力把石墨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
“‘十三五’期間,雞西市以建設‘中國石墨之都’為目標,積極作為、開拓創新,已然成為全國最大的天然石墨及深加工生產基地。‘十四五”期間,雞西市將立足資源稟賦,高占位規劃產業布局,推動石墨新材料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整合化方向快速發展,為全省打造千億級石墨產業做出雞西貢獻。”市工信局副局長高升斌由衷地說。
雞西是世界優質大鱗片石墨主產區,累計探明石墨儲量6.62億噸,遠景儲量20億噸以上。全市有石墨生產企業56戶,深加工企業占比78.6%。年處理石墨礦石能力750萬噸,精礦粉產能62萬噸,深加工制品產能48萬噸。2020年,全市石墨精礦粉和制品完成產量約53萬噸,其中精礦粉產量約占全國總量40%。
——上項目,促進產品產業升級。堅持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加強新產品研發,不斷擴大產品生產規模,引進了中國寶安、北汽集團、寧德時代、韓國LG、哈工大機器人、香港浩市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匯聚雞西,形成了蓄能材料、密封材料、超硬材料、傳導材料、石墨烯材料、耐火材料、尾礦綜合利用和石墨機械制造等8個產業鏈條的集群發展態勢,已有20個類別300余個規格深加工產品實現產業化、規模化發展。2016年以來,開工建設石墨產業項目38個,規劃總投資126億元,現已建成投產項目18個,部分投產7個。在建項目全部投達產后,將新增硅碳負極材料、石墨烯惰性鋰粉、氧化石墨烯散熱膜、石墨烯紡織母粒等9個產品品種、新增產能超過40萬噸。同時,出臺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扶持民營經濟發展若干意見”等地方政策,給予項目“真金白銀”的優惠支持。
2020年7月,總投資5800萬元的雞西市普祥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高純球形石墨20000噸、高純鱗片石墨10000噸生產線正式投產,當年產值超過2000萬元,預計2021年利稅將達500萬元以上。同時,公司投入2000萬元建成了水處理車間,斥資數百萬元引入了檢驗設備,與高校建立了技術合作關系,著力提升企業在工藝、質量、安全上的核心競爭力。
——引技術,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牽頭組建了國家級石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域內企業先后與美國西北大學、韓國漢陽大學、烏克蘭國家科學院、清華大學、哈工大、北汽、貝特瑞等國內外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深度結合,簽訂了院府科技合作協議、石墨烯研究院合作協議等,促進了科技成果在雞西落地轉化。借助蘇州非礦院在雞西市建立雞西石墨產業研究院,利用其科研基礎、科技成果,拉動雞西市產業科研能力提升,擴增石墨烯檢驗項目,進一步提升工程試驗、咨詢設計、技術培訓等工程服務能力。全市現有石墨烯研究院1個、企業工程研發中心3個、院士工作站1個、科研機構聯合實驗室2個,在相關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黑龍江省樂新石墨烯研究院和雞西市樂新石墨新材料研發中心,匯集了200余名國內外相關專家,在鋰二次電池用天然石墨負極材料、氧化石墨烯合成、石墨烯金屬氧化物高分子復合體電極材料等技術方面世界領先。浩市公司與烏克蘭國家科學院超硬研究所合作開發世界領先的大單晶合成技術,解決了國內大粒徑人工單晶體科技瓶頸問題,聯合省高新院組建了“中烏碳晶體重點聯合實驗室”,現有發明專利30余項。貝特瑞天然球形石墨提純、唯大改進酸基法提純、哈工石墨無氟提純等技術正在逐步完善,將實現不使用氫氟酸、綠色低成本制備高純石墨。在石墨烯量產和應用方面,唯大公司研發的低成本高品質石墨烯量產技術、昌隆公司研發的天然石墨烯滌綸錦綸紡織母粒、石墨烯熔噴布原料制備等技術已成熟,將陸續應用于實際生產中。
——定標準,提升質監中心話語權。雞西市擁有國家級石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擁有美國安捷倫氣相色譜-質譜儀、瑞士萬通離子色譜儀、日本日立冷場場發射掃描電鏡等高精端檢驗檢測儀器設備83臺(件),石墨產品檢驗能力全國領先。具備檢驗10大類、79個產品、775個參數的檢驗能力,國內石墨產品檢測覆蓋率達100%,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檢驗參數達到60%以上,已通過CNAS認證,檢測報告亞太地區認可。
全國非金屬礦產品及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鱗片石墨分技術委員會正式落戶雞西,負責在產品標準、檢驗檢測方法、通用技術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制修訂國家標準。近期參與工信部《石墨行業技術規范》國家強制標準制定工作,并對《可膨脹石墨》、《鱗片石墨》、《天然鱗片石墨石墨化度檢測方法》等標準提出制修訂意見。黑龍江省石墨產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石墨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也設在雞西,有專家24名。全市現有石墨產品國家標準3項、地方標準10項、企業標準8項。
——建園區,筑牢產業發展基礎。已建成總面積17.1平方公里的石墨園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6.2億元,達到“六通一平”標準,入駐深加工企業22戶,完成項目固定資產投資44.6億元。園區污水處理廠、酸儲中心、固廢儲存中心等正在逐步擴建和完善。麻山區籌建的石墨化工園區已通過規劃初評,并以石墨烯為突破口重點打造“雞西麻山石墨烯小鎮”,全面提升園區承載力和產業影響力。雞西石墨產業園區孵化器擁有場地面積4977平方米,在孵企業43家,可提供創業場地、共享設施、技術咨詢、投資融資、創業輔導、資源對接等服務,現已晉升為國家級眾創空間、省級孵化器。國家工信部已正式授予雞西為“全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和“國家新型工業化(石墨新材料)產業示范基地”,正在重點開發陶瓷磚、泡沫混凝土、提取白炭黑等石墨尾礦綜合利用產品,促進全產業鏈閉合循環發展。
“雞西市打造‘中國石墨之都’的戰略規劃與北汽集團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非常契合,黑龍江普萊德在今年全力以赴開展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二期工程項目,為‘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做好儲備。截至目前,鋰離子電池二期工程項目七大主體工程建設已經完成,相關設備已陸續進場,今年一季度將完成設備安裝和工程收尾工作,爭取在今年二季度實現設備調整生產。‘十四五’期間,我們將著眼于最新的硅碳負極材料、高端石墨紙、石墨烯等新材料相關技術產品,做好研發和生產規劃,為建成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技術領先石墨新材料生產基地而努力。”黑龍江普萊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奕臻對未來充滿信心。
——引人才,提供發展智力支持。雞西聘請了業內頂尖專家10名,組建了“雞西石墨新材料產業顧問團”,為產業發展把脈問診,引領創新發展。正在組建“雞西石墨新材料產業發展智庫”,征集業內具有高專業水準的專家、企業家,為行業發展提供專業智力支持,已推出了選礦層壓粉碎、反浮選脫硅等“補短板”新技術20項。組建了“黑龍江省石墨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石墨產業技能人才‘校政企’聯合體培訓基地”,整合域內院校和科研機構,實現技術和信息資源共享。石墨質監中心與黑龍江工業學院、黑龍江技師學院聯合成立了實習平臺,共同培養石墨新材料專業教師和學生,可根據企業需求開設專業班,面向全國招收學員,定向培養人才。
經歷了“十三五”的蛻變和重生,一座蓬勃發展的“中國石墨之都”,正在逐步釋放新潛力、新動能、新希望。值此“十四五”開篇之際,雞西市石墨產業將繼續向著中高端不斷邁進,加速集成產業要素,釋放創新發展新動能,駛向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創造更加璀璨的雞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