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獲獎名單揭曉
2020-11-09 12:53:22|來源 中華網
摘要 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工程科技是推動人類進步的發動機,是產業革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有力杠桿。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主管,目前已是第十三屆,...
1月8日,第十三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揭曉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工程科技是推動人類進步的發動機,是產業革命、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有力杠桿。光華工程科技獎由中國工程院主管,目前已是第十三屆,被譽為“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極大地激勵了我國工程師、科學家從事工程科技研究、發展、應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今年,核動力專家彭士祿獲得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光華工程科技特別貢獻獎頒發給了為抗疫做出重大貢獻的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全體院士,另有39位專家因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績而榮膺光華工程科技獎。

光華工程科技獎是由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朱光亞和臺灣實業家尹衍樑、杜俊元、陳由豪四位捐贈人捐資設立,經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批準,由光華工程科技獎勵基金會管理的中國工程界最高獎項。1996年,該獎項首屆頒發,迄今已有機械、運載、信息、電子、化工、醫藥、衛生、工程管理等不同工程學科的304位科學家及1個團體獲獎。根據光華工程科技獎候選人提名要求,候選人需在重大工程設計、研制、建造、生產、運行、管理等方面解決關鍵科學技術問題或在工程科學技術及工程管理領域有重要發現、發明,并有顯著應用成效,或者是應用本人研究成果、發明創造,發展高新技術及相關產業,成效特別顯著者才可提名。今年,全國范圍內共產生了296名有效候選人。
文章來源:光華工程科技獎、中華網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超硬材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河南遠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超硬材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超硬材料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聯系電話:0371-67667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