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材行業概況
天然石材是指從天然巖體中開采出來的,并經加工成塊狀或板狀材料的總稱。用于建筑裝飾行業的兩個最基本的石材的種類是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天然石材如大理石、花崗巖、石灰石等。
天然石材主要分類
二、中國石材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隨著國內疫情好轉,全國大理石和花崗石石材明顯上升,據統計,2020年1-5月中國石材累計產量2.36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2.39%;其中,大理石石材5月單月產量2163.7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7.11%,花崗石石材5月單月產量4620.3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64%。
2016-2020年5月中國石材產量及增長
產區方面,湖北、福建、河南三大省份的大理石和花崗石板材產品產量遙遙領先。湖北省因疫情好轉,5月產量明顯上升,在全國居首位,達2472.88萬平方米,但與2018年5月相比仍降低了11.27%;福建省位居第二,產量1716.61萬平方米,比2018年5月增長9.56%;河南省位居第三,產量945.19萬平方米,比2018年5月增長6.25%。
2020年5月中國大理石和花崗石板材產區Top10
需求方面,據統計,2019年中國建筑用石材需求量為6.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6.6%,預計2020受疫情影響需求量下降至5.6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3.8%。
2018-2020年中國建筑石材行業市場需求及增長
三、新冠疫情下中國石材進出口影響較大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據統計,2020年1-2月份,石材進口199萬噸,同比下降9.3%;其中,荒料進口量同比下降11.1%,制品進口量同比增漲47.8%;荒料占進口總量的94.5%。石材出口90萬噸,同比下降30.7%;其中,大板及制品出口量同比下降29.4%,荒料出口量同比下降48.0%;大板及制品占出口總量的95.0%。
2014-2020年2月中國石材進出口數量統計
從進口國別來看,2019年,中國進口石材1409萬噸,同比下降3.8%;印度、土耳其仍排在中國進口石材來源地前兩位,葡萄牙首次進入三甲,進口自前10大來源地的石材占中國石材進口總量的86.7%。
2019年中國石材進口國別Top10統計
從出口地區來看,2019年,中國出口石材996萬噸,同比下降9.7%;花崗石板材及制品占出口份額的79.2%。韓國、德國和美國是中國石材出口三大目的地;其中,中國對韓國和德國的出口同比分別下降9.8%和10.5%;受美對中國人造石英石雙反貿易措施及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中國對美石材出口同比大幅下降,降幅達38.8%。
2019年中國石材出口地區Top10統計
四、新冠疫情下中國石材行業發展機遇分析
1、加速石材行業線上線下一體化進程
此次疫情來臨時,線下行業紛紛遭遇重創,而線上行業則迎來了一輪資源傾斜,電商、線上辦公、線上教育、知識付費等線上項目迎來用戶群體的爆發式井噴。石材行業為傳統行業,石材線上推廣已經有所探索,可是因特有的屬性,石材線上銷售目前還是一個難題。石材行業應借機加速線上交易平臺的建立,改變原有材料銷售的體系,進而進入產品服務體系,打造出細分行業的B2B互聯網巨頭。
2、加快石材行業洗牌
近幾年經濟下行,已對石材行業產生較大的壓力,石材行業原本的集中度非常之低,這次疫情對于石材行業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市場有可能會出現一次“被迫性”的出清,實力較弱、準備不足的中小企業面臨淘汰風險,實力雄厚、現金流充足的龍頭企業則借機通過兼并收購加快行業整合,優勢會進一步加強。
3、加快建筑行業的模式變革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速度讓世人震驚,或將加速EPC推廣,以及裝配式建筑和BIM技術在建筑行業的應用落地,實現建筑過程的高效集成管理,石材行業如何快速適應這種變化,需要做的功課還很多。在EPC模式下,工程的集成程度大幅提高,對應的供應商要求也必然是集成的,因此需提升石材的標準化、產品化、信息化,加快產業互聯網的步伐,提升整個產業鏈效率。而對于石材從業者而言,提高自身的工程集成能力水平,提升石材產品本身的供應鏈集成水平,提升綜合服務能力,是必然的趨勢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