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海上鉆井承包商們都期待市場盡快復蘇,但前所未有的危機使得油氣生產商對新投資十分警惕,昂貴的海上鉆探項目首當其沖被砍。可以預見的是,在全球經濟萎縮的大環境下,低油價將進一步削弱海上鉆探市場的復蘇預期,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該市場都將維持蕭條狀態。
全球最大海上鉆井平臺承包商瓦拉里斯(Valaris)日前宣布,將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尋求破產保護。這已經是今年以來第三家被迫走向破產的海上鉆探巨擘。業界認為,受石油供需嚴重失衡影響,海工鉆井市場正陷入新一輪低迷期。
大型承包商接連破產
瓦拉里斯公司在其破產申請書中列出了78.5億美元的債務,并提議將其中約65億美元的債務轉換為股權,這將使得部分債權人成為債務人。
根據該公司的官方數據,截至6月30日,瓦拉里斯總資產近130.4億美元,總債務超過了總資產的一半。自6月1日沒有按時支付利息之后,該公司就一直在與貸方和債券持有人就重組進行談判,同時還在尋求各種成本削減措施。
油價網報道稱,瓦拉里斯一半以上的債權人同意將超過65億美元債務轉換為股權,同時計劃投入5億美元的新融資,目前該公司手中已經沒有多少可用的新的鉆探合同。
瓦拉里斯首席執行官Tom Burke表示:“疫情加劇了能源業的萎縮,我們必須采取措施,創建一家能夠適應行業長期低迷的更強大的公司。我們承諾將在申請破產期間繼續為客戶提供服務。”
據了解,總部位于英國倫敦的瓦拉里斯公司于2019年由美國石油和天然氣鉆井公司恩斯克(Ensco)和海上鉆井承包商羅文(Rowan)合并而成,擁有一支由超深水鉆井船、多功能半潛式鉆井船和現代淺水自升式鉆井平臺組成的高質量鉆井船隊,在幾乎所有主要海上盆地都擁有豐富的操作經驗。
然而,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全球油氣需求遭受重創,瓦拉里斯公司已經不是海上鉆探領域的第一個“受害者”。今年4月,美國老牌海上鉆井巨頭戴蒙德海底鉆探公司(Diamond Offshore Drilling)申請了破產保護。據《金融時報》披露,戴蒙德公司債務總額超過26億美元,宣布破產前其股價今年累計下跌80%以上。
8月初,美國諾布爾鉆井公司(Noble Corporation)也宣布申請破產保護,稱“大宗商品價格的嚴重低迷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是導致破產的主因。
300億美元債務面臨違約
彭博社指出,目前,整個海上鉆探行業大約有300億美元的債務面臨違約風險,該領域迎來2017年以來最大重組浪潮,承包商們正以3年來最快速度走向破產。業務量驟降、閑置設備和人員不斷增加等問題嚴重拖累整體運營,而國際油價歷史性暴跌則使得近海石油開采在短期內復蘇的可能性愈發渺茫。
韋斯特伍德全球能源集團(Westwood Global Energy Group)匯編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全球海上鉆探活動連續6周疲軟,7月最后一周,全球活動中的自升式鉆井平臺總數為319個、浮式鉆井平臺99個,今年以來浮式鉆井平臺數量首次跌至100臺以下。
據了解,全球第二大海上鉆井平臺承包商瑞士越洋鉆探(Transocean)為了避免債務違約,正在尋求其它戰略替代方案,但業內認為其申請破產的風險越來越大。丹麥馬士基鉆井公司(Maersk Drilling)也于日前宣布閑置位于北海的大部分鉆機,同時裁員300多人。
此外,挪威海工巨頭Seadrill、美國超深水海上鉆井服務公司太平洋鉆井(Pacific Drilling)的股票均價今年都曾連續30個交易日跌至1美元/股以下,低于紐交所的合規標準,面臨退市風險。太平洋鉆井公司甚至表示,不排除在不到3年時間內第二次重返破產法庭的可能性。
有分析師指出,除非整體經濟形勢好轉,否則隨著生產商不斷擱置大型海上項目,供需嚴重失衡將導致更多海上鉆井公司走向破產。低油價迫使勘探者對高成本鉆探活動敬而遠之,盡管新的深水項目成本已經下滑,但仍然無法與陸上頁巖項目相提并論。
以戴蒙德公司為例,其是典型的保守戰略公司,并不熱衷于并購擴張,也不進行大規模投資,專注于存量經營,但仍然沒有逃過大環境萎靡帶來的沖擊。戴蒙德公司在墨西哥灣擁有大量鉆探業務,但市場對海上鉆井平臺和鉆井船的需求枯竭,導致美國近海石油生產商紛紛關閉位于墨西哥灣的海上油井,從而導致其現金流斷裂。
據悉,戴蒙德在美國鉆井公司中位居第三,資產規模位居第四,而瓦拉里斯、越洋鉆探、Seadrill、諾布爾鉆井和馬士基鉆井則在全球10大海工企業之列。
復蘇步伐或再延緩
事實上,自2014年國際油價暴跌開始,海上鉆探市場就已經進入了低迷期,直至2019年供需逐漸趨穩之后才有所改善。但今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則再次抬高了該市場的下行風險。行業咨詢機構雷斯塔能源預計,2020至2021年間,全球海上鉆井公司將會有多達10%的合同量被取消,相當于總收入損失約30億美元,這意味著將有更多海上鉆井公司走向破產。
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海上鉆探市場正在遭遇十多年來的第三次重度萎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資產減記、裝置退役、破產重組等活動將持續增加。
行業分析機構IHS Markit也作出了同樣的預測,稱海上鉆探市場至少要等到2021年才有望開始復蘇,而考慮到目前暫未緩解的新冠肺炎疫情,復蘇時間還可能進一步推遲。其在報告中寫道:“2021年只有部分國家和地區的鉆機需求有望恢復,如南美和西非,但美國墨西哥灣海上鉆機需求仍將繼續保持低迷。”
IHS Markit預計,到2022年全球對鉆探船的需求為73臺,而2021年為66臺,今年僅為59臺,大部分鉆探船需求將集中在南美和西非。到2022年,美國墨西哥灣的鉆探船需求預計將從2021年的17臺下降到14臺。
“海上鉆探市場在結構上受到了破壞,恢復前景不明,但該市場也是時候進行一場‘清理’了。”行業機構伯恩斯坦的分析師Nicholas Green表示,“石油需求和價格‘雙降’,讓大批海上作業暫停,預計這一情況將至少持續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