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武漢,漢秀劇場,現場千人注目之中,“東風嵐圖”首款概念車型VOYAH i-Land 揭開了“神秘面紗”。
“這是東風的關鍵一步,關系到東風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說。
他表示,東風將一幅“嵐圖”繪到底,打造中國高端新能源乘用車的領先者。
同時,東風公司也將為武漢英雄之城復蘇重振、為建設制造業強國、不斷突破關鍵技術、推動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為中國汽車工業由大變強和民族品牌發展壯大,做出應有的貢獻。
“東風嵐圖”落地
前不久,竺延風的一封內部公開信,將一個代號為“h”的神秘事業部推向公眾視野。這是一個擁有“全新組織、全新機制及全新商業模式”的部門。
兩年前便開始策劃,劍指高端新能源汽車。h,代表“高端”(high end)。其中文名稱,就是“嵐圖”。
據介紹,“東風嵐圖”是東風在轉型升級上的一次探索,是基于對國家重大戰略、企業發展要求、行業演變趨勢、客戶進階需求的精準把握與充分回應。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深度調整期,新能源汽車成為具有顛覆性的一股力量。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已上升為我國的國家戰略,未來十年,新能源汽車將保持中高速增長,這是汽車企業重要的戰略機遇。
今年以來,東風商用車發布5G+無人駕駛港口集裝箱卡車,國內首款商業化的L4級5G自動駕駛車Sharing-VAN 1.0 Plus量產,東風自主開發的人工智能車機系統WindLink不斷迭代……
剛剛發布的全新高端品牌——嵐圖,更肩負著東風真正打響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的重任。
竺延風介紹,作為中國造車“新實力”,嵐圖汽車整合東風公司超 50 年的造車技術和優勢資源,每年將投放不少于一款新車,覆蓋SUV、轎車、MPV等市場,旨在成為高端新能源乘用車的領先者。
第二個50年東風瞄準世界一流企業
“2020年,是東風新50年的開局之年,也是建設卓越東風和世界一流企業的關鍵一年。”竺延風表示。
始建于1969年的東風汽車公司,現在已發展為湖北省、武漢市規模最大的企業,經營規模超過400萬輛,位居中國汽車行業前三;銷售收入超過6000億元,位居世界500強第65位、中國企業500強第15位。“全國賣出10輛車,就有1.4輛是東風車;平均每天生產的汽車,首尾相接綿延100余里。”竺延風介紹。
疫情之下,東風仍保持逆勢而上。
今年6月,東風公司銷售汽車32.22萬輛,繼續保持增長,同比去年增長9.77%。今年上半年,東風公司累計銷售汽車14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16.4萬輛。
東風的標志是雙飛燕,嵐圖的標志是鯤鵬展翅。從雙飛燕到鯤鵬展翅,東風加速邁向創新與高質量發展。
疫后,武漢滿弓發力,加速重振,二季度經濟逆勢反彈,GDP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目前,武漢正在加速完善“3851”產業體系,打造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3個世界級產業集群。
汽車是武漢重要支柱產業。2010年,武漢汽車產業產值首次突破1000億,并超越鋼鐵,躍居第一大產業,此后的9年時間里,一直蟬聯第一。
經過近30年發展,武漢已擁有東風本田、上汽通用、神龍、東風乘用車等多家整車及零部件企業。2019年,全市汽車產量達到154.85萬輛,在國內處于第一方陣。
站在2020年,中國汽車工業面臨著如何切入以新能源為代表的世界新一輪汽車工業競合浪潮中、如何通過自主創新開啟內外“雙循環”的關鍵命題。
作為中外聞名的“中國車都”,加快構建汽車產業創新體系,打造萬億級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參與國際競爭,是武漢的“城市使命”。
東風,正是武漢打造汽車及零部件世界級產業集群的領頭羊。東風的轉型努力,關系到城市的興衰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東風嵐圖的面世,標志著東風在關鍵技術上取得重要突破,是“東風大事”,也為武漢打造世界級高端電動汽車產業基地注入動能,是“武漢喜事”。
當前,一批新能源、智能網聯相關企業聚集武漢,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站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的歷史轉折點上,東風引領武漢汽車產業生態,全速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