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商務部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在發布會上表示,疫情在境外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對我吸引外資以及外資企業復工復產造成了新的負面影響。主要包括企業用人難點從本地轉為外籍,國內人員返崗進度加快,但外籍高管、技術人員離境來華受到更多限制;物流堵點從國內變成國際,歐美多地港口關閉、航線停飛,空中運力縮減了一半、費用大幅上漲。其次,供應鏈斷點從國內移至境外,國內產業鏈、供應鏈加快修復,但歐美日韓多處工廠停擺,外資企業所需部分高技術中間件、新材料面臨斷供。此外,出口訂單痛點從產能不足變為外需萎縮,境內企業產能逐步恢復,但境外需求下降,訂單取消或延遲,對企業經營發展造成了新的沖擊。值得關注的是,此前的3月26日,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對3月8日預測的2020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下降5%到15%作出了調整,認為受疫情加重的影響,2020年至2021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將大幅下降30%-40%,“蛋糕”大幅縮小,將進一步加劇國際引資競爭。但宗長青也表示,據一些專家學者分析,中國疫情率先得到有效控制,大概率成為今年世界經濟的“穩定之錨”、“增長之源”,中國美國商會3月25日調查顯示,40%的企業將按原計劃加大對華投資,這一比例比2月提高了17個百分點,證明外商在華投資預期是趨穩的,投資信心正在加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