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發布 2019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經濟運行情況認為,2020年上半年機床工具市場需求難有根本好轉,全年止降趨穩的難度和不確定性加大。“疫情的消除和市場的恢復時間,尚無法準確估計。”
2019年重點企業利潤總額縮水九成
2019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全年主要經濟指標與上年同期相比明顯降低。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援引國家統計局數據稱,機床全行業完成營業收入同比降低2.7%,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23.8%。
2019年金屬加工機床消費額為223.1億美元,同比降低23.5%。其中金屬切削機床消費額141.6億美元,同比降低21.8%;金屬成形機床消費額81.5億美元,同比降低26.2%。
截至2019年12月,我國機床工具行業規上企業的構成如下:企業總數共5710家,涉及八個分行業:金屬切削機床816家(占14.2%)、金屬成形機床550家(占9.7%)、工量具及量儀715家(占12.7%)、磨料磨具1947家(占33.8%)、機床功能部件及附件382家(占6.7%)、鑄造機械521家(占9.2%)、木竹材加工機械148家(占2.6%)和其它金屬加工機械631家(占11.1%)。
根據國家統計局規上企業統計數據,我國機床工具行業2019年1-12月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23.8%。其中金屬切削機床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60.8%,金屬成形機床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26.9%,工量具及量儀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10.4%,磨料磨具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14.3%。
2019年1-12月,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重點聯系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92.7%。其中金屬切削機床行業上年同期為虧損4.4億元,本期為虧損37億元。金屬成形機床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17.7%,工量具及量儀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7%,磨料磨具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26.0%。協會重點聯系企業和國家統計局的利潤總額數據變動趨勢大體相同,各分行業情況有所不同。
統計數據還顯示,2019年12月機床工具行業虧損面為15.1%。其中金屬切削機床行業虧損面最大,為24.9%;金屬成形機床行業為20.2%,工量具及量儀行業為11.5%,磨料磨具行業為12.5%。該協會重點聯系企業2019年12月虧損企業占比為30.0%。其中金屬切削機床行業為34.4%,金屬成形機床行業為15.4%,工量具及量儀行業為32.4%,磨料磨具行業為40.9%。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認為,當前機床工具市場呈現出需求總量波動性收縮及需求結構調整和升級為主的特征,與此相伴隨的是行業結構和平衡被打破。
在這一變化發展的調整過程中,行業企業為適應市場的劇烈變化做了不懈的努力,有些企業聚焦主業,深耕市場需求,適應市場能力進一步提升,但也有相當多的企業陷入了越來越嚴重的經營困難,虧損嚴重,資金緊張,甚至有的不得不進行重整或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行業格局出現重大分化。
市場需求短期內難有大的提升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根據宏觀經濟數據分析,機床工具市場需求短期內難有大的提升。
一方面,目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特征更趨明顯。
另一方面,我國經濟已從高速度發展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10年后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基本呈逐步降低走勢。201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4%,其中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1%,遠低于全社會水平。作為機床工具產品主要用戶行業的汽車制造業,投資同比下降1.5%。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降低7.5%和8.2%。
此外,2020年1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增速為8.4%,狹義貨幣(M1)增長為0。M2增速已連續兩年多低于10%,特別是近一年基本穩定在8%多一點的水平上。自2018年12月之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生產價格指數(PPI)出現了背離,而且二者的背離幅度越來越大。2020年1月CPI為5.4%,而PPI為0.1%。2020年1月份PMI指數為50.0%,已連續3個月處于榮枯分界線之上。
以上因素對機床行業市場產生不利影響。而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至少上半年機床行業市場需求將受到嚴重影響。春節后機床工具企業在陸續復工復產,但恢復正常生產仍需較長時間。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認為,疫情過后,在政府有力組織和推動下,經濟的恢復將迅速展開,行業經濟運行有望隨之恢復正常。
總體上看,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認為,2020年上半年機床工具市場需求難有根本好轉,全年止降趨穩的難度進一步加大。行業運行將承受較大下行壓力,主要經濟指標改善的難度較大,但各細分產品領域和分行業將有不同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