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日前發布的《2020年國際工業統計年鑒》顯示,全球制造業增長率已連續第二年下降,2019年的增長率只有2%。
中國制造業增加值(MVA)增幅已從2018年的6.2%下降至2019年的5.5%。美國的MVA增幅從2018年的3.2%降至2019年的2%。歐洲和其他工業化經濟體的MVA增幅也呈現類似趨勢。
報告顯示,制成品占世界商品貿易的80%,由于貿易摩擦、相互經濟制裁、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以及整體商業環境惡化,制造業面臨商品流通減速的直接影響。
在同一時期,制造業增加值在其他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份額略有增加。但是,迄今發展中國家觀察到的增速幅度不足以滿足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要求。
最不發達國家的相關數據顯示,孟加拉國、埃塞俄比亞和緬甸等少數國家在擴大其制造業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其他許多最不發達國家,特別是非洲最不發達國家的制造業下滑,面臨著“工業化夭折”的可能。
與工業化經濟體相比,發展中國家工人從制造業就業中獲得的收益要少得多。例如,在拉丁美洲國家,從事增值服務獲得的工資占比為11%到42%不等。相比之下,在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這一比例可能達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