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我國礦集區找礦工作取得新進展:自2016年起,4年來新發現礦產地17處,圈定找礦靶區163處,一些礦集區取得重要找礦突破。
礦集區是指礦化或礦床分布的集中區。4年來,我國礦集區找礦工作在四川會理、貴州赫章、福建寧化、西藏羅布莎、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陜西山陽等礦集區取得找礦突破或新進展。其中,四川會理—會東礦集區是我國著名的銅資源基地,在拉拉銅礦田先后發現紅泥坡、莧槽箐等銅礦產地,估算銅資源規模達100萬噸以上,成為近年來我國銅礦找礦重大進展之一;陜西山陽礦集區估算新增金30噸、銅6.6萬噸;福建寧化礦集區發現大型稀土礦產地,估算新增稀土氧化物總量約31萬噸;西藏羅布莎礦集區發現厚富鉻鐵礦體,估算新增資源量48.7萬噸。
專家表示,我國通過在重要礦集區開展找礦預測工作,提高了礦集區的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基本摸清了礦集區礦產地質背景,在新區、新層位、新礦種上有重要發現,帶動了商業性礦產勘查,提升了部分重要礦種的資源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