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日本神戶鋼鐵廠爆發了轟動世界的“造假丑聞”,這甚至可能讓這家百年老店和去年財務造假的東芝一樣,面臨破產危機。
除了神戶和東芝,曾經日本制造的驕傲——“NEC、夏普、松下”等等,也在接連陷入危機,危機之中,下面的消息或者能令日本制造業精神一振。
據日本經濟新聞10月17日報道,在全球制造業不振的大背景之下,來自中國的訂單讓日本的公司賺的“盆滿缽滿”。文章稱,中國為了提高自身制造業水平,在此方面的投入幾乎是“全力以赴”。
據日本機床工業協會(JapanMachineToolBuilders’Association)公布的數據,今年8月,來自中國訂單的價值高達302億日元(約17.8億元人民幣),是去年的2.8倍。其中獲得最多訂單的企業之一牧野機床(MakinoMillingMachine)在6個月內獲得了有史以來數額最高的訂單。
同時,在工業機器人訂單上,據日本機器人協會統計(JapanRobotAssociation)統計,日本在今年2季度的對華機器人出口也上漲了33.2%,達到了新高1765億日元(約104億元人民幣)。
另外,中國人第三個“爆買”的項目則是工程機械,比如最常見的“挖掘機”。世界最大的制造商之一“小松機械”(Komatsu)稱,根據小松開發的物聯網系統——小松設備遠程控制管理系統(Komtrax)統計,9月份,中國企業所購買的小松機械設備的使用率上升了2.3%。而小松的競爭對手,美國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公司也表示,中國在工程機械上的需求明顯增長。
日經認為,現在中國的機械制造需求或許是出于對公共工程建設的需求,市場可能會出現波動性,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中國對于能夠提升制造業水平的“高精尖”設備幾乎是“全力以赴”了。
文章稱,中國浙江一家烤箱制造公司正在全力催促日本公司提高工業機器人的產量,雪片一般的訂單不停向日本飛來,原因很簡單,相比起美國的競爭者,日本的企業能夠以更低的價格生產高科技部件。
另外一個例子是日本東晟(NipponThompson),主要制造滾動精密軸承,上半年,東晟把產量提升了20%,試圖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同時,東晟還在越南雇傭了新的工人,目標是把產能的從目前的70%-80%提升至90%。
小松機械下屬的一個供應商Daikyo表示,“中國市場正處于繁榮期”,去年Daikyo生產了3000單位的零件,今年的需求提升了三倍以上,目前的需求已經達到了10000單位,并且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會持續下去。
不過最后,有些日本企業擔心,中國的需求可能主要來自于固定設施投資,那可能意味著未來需求將發生回落。對此,小松機械和日立工程機械(HitachiConstructionMachinery)均表示,將會繼續觀察中國今年下半年的經濟發展。
但是,日本企業的擔心可能是多余的。昨天,央行行長周小川在美國表示,今年以來經濟增長動能有所回升,上半年GDP增速達6.9%,下半年有望實現7%。而且,根據人口調查統計結果,城鎮化率約為50%;如果使用樣本分析法統計在城鎮居住滿六個月的人口數量,則城鎮化率為57%。這意味著仍有大量農民正在向城市遷徙,雖然這些人可能已在城市找到工作,但尚未在城市落戶安家。因此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導致對鋼鐵和水泥的需求較大。
所以對于日本公司來說,中國經濟的強勁發展不是一個問號,而是一個逗號,中國對于“高精尖”設備的需求依然將保持強勁的態勢。日本企業更加需要擔心的或許應該是,這兩年日本企業的“潰敗”正在讓日本制造“走下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