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全球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發展蓬勃興起。智能制造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在不斷突破新技術,催生新業態,涌現新思維,給經濟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生產方式,內容復雜而龐大,不僅涉及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和市場應用等多個環節,而且涵蓋商業模式變革等多方面內容。目前國內外均處在探索階段,沒有現成路徑和經驗模式可循,需要不斷試錯,難以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我國制造業尚處在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和信息化并存階段,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及不同企業發展參差不齊。我國雖然在智能制造的認識和謀劃上與世界基本同步,但相較于工業發達國家,環境更加復雜,形勢更加嚴峻,任務更加艱巨。
近年來,在國家制造強國戰略的統一部署下,在各部門、各地區和廣大企事業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智能制造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通過頂層謀劃、強化基礎、標準先行、典型引路、協同創新和開放合作等方式,在關鍵領域突破和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形成了若干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初步建立起全社會系統推進智能制造的工作體系,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新動能。
當前,我國制造業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及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在新形勢下,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牢把握新工業革命機遇,以創新促增長、促轉型,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長期堅持的戰略任務,同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及智能化發展,促進制造業從依靠傳統生產要素向依靠更多的數據、信息和知識等新型生產要素轉變,進一步激活創新生態系統,推動中國制造邁向中高端。
沈烈初同志2018年已經85歲了,他曾任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長期從事機械行業管理工作,熟悉了解傳統制造業發展規律。在他2003年退休后的十幾年中,仍然對中國工業滿懷熱情,積極投身于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帶來的新發展浪潮中,堅持到企業調查研究,參加各種形式的技術交流活動,及時跟蹤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給制造業帶來的影響,撰寫了一系列“接地氣”的文章,主動為政府部門建言獻策,為眾多企事業單位提供咨詢。
這本書稿集結了沈烈初同志有關智能制造的談話、講話、書信和文章,可啟發致力于智能制造發展的各界人士思考研究。書中提出的一些理論觀點、闡述以及實踐案例值得大家學習和參考借鑒。
苗圩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黨組書記
2018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