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發布的河南省2018年度產業集聚區考核綜合排序中,方城縣產業集聚區在全省179個產業集聚區中發展指數排名第三,綜合排序全省第40位,發展指數和綜合排序取得南陽市雙第一的驕人成績。9年拼搏,方城集聚區已成為南陽大地一方聞名的產業新城。面積由原來的13.68平方公里擴大至22.65平方公里,形成了超硬材料、機械裝備兩大百億產業集群。
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方城集聚區85家“四上”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5.78%;70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8.44%,高出全縣20個百分點。其中,超硬材料產業增長12.8%,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
10月30日,記者赴集聚區一線,匯入這個產業方陣,感受集聚區超硬材料產業的發展脈搏。
超硬材料:方城全球一流
“彩色鉆石首飾級,科技孕育它長大。跨越億年超自然,一舉成功響天下。”今年5月,《河南日報》報道的《中南鉆石:大顆粒彩鉆技術獲重大突破》在業界引起轟動。其中,所報道的中南鉆石就是方城產業集聚區的龍頭企業和標桿企業。
中南鉆石股份有限公司寶石級鉆石
30年來,中南鉆石不但成為世界知名的高品質克拉級鉆石規模化生產企業、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而且還帶動,引領了30多家超硬材料企業整體入駐集聚區。
記者在河南中硬合金有限公司看到,干凈整潔的超凈化車間設施先進,經過高溫加工和研磨后,一個個閃亮的硬質合金頂錘便加工完畢。
該公司負責人袁宏杰說:“作為方城集聚區超硬材料產業的重點企業,我公司總投資3億元,占地145畝,年產800噸,核心設備采用德國先進工藝的硬質合金頂錘生產線,填補了河南省的空白。兩期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實現綜合銷售收入4.5億元,利稅實現1.22億元,安排就業150人以上。”
在河南神州靈山新材料有限公司記者看到,與上一個公司不同,該公司專門生產超硬材料不可或缺的配套產品——葉臘石構件。該項目由北京神州靈山葉臘石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占地300畝,總投資23億元,包括標準化廠房11棟,科研樓及辦公配套設施3棟,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建設葉臘石制品生產線50條、金剛石生產線150條。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項目達產后,年產2億套葉臘石系列產品將能充分滿足集聚區其他企業配套,同時也將成為全國最大的葉臘石系列產品加工基地和重要的金剛石生產基地,年新增產值20億元,納稅1億元以上。
像上述兩家企業一樣,方城集聚區超硬材料產業入駐企業32家,已經形成以中南鉆石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神州靈山新材料有限公司為龍頭的企業集群,“超硬設備機械—金剛石觸媒粉—人造金剛石—金剛石微粉—金剛石刀具磨具”產業鏈條初步形成。
2018年方城超硬材料產業工業鉆石產量達到70億克拉,立方氮化硼產量1.5億克拉,人造金剛石產品和立方氮化硼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分別達到43%和50%。產品出口到印度、日本、韓國、美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硬材料產業園被評定為省級特色產業集群。
創新驅動:向產業鏈高端攀升
方城縣把“技術就是生產力、品牌就是競爭力”的理念植入企業文化。建立財政獎補機制,出臺了《方城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支持縣域工業企業加快實施“三大改造”暫行辦法的通知》,強化對科技創新的獎勵補貼,縣財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速達到13%,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引導企業向“高、精、尖、專、細、優”方向發展。
一是建設創新平臺。方城縣產業集聚區與南陽理工學院、河南工業技術學院合作,聘請20余名專家教授為發展顧問和科技特派員,建立了“產學研基地”和“大學生實習基地”。二是加強組織建設。組織多家超硬材料企業參加中國超硬材料協會技術研討會和展會,組織超硬材料和軸承企業發展專業協會、商會建設,成立了方城軸承協會,利用商會、協會行業優勢,進一步增強了企業創新的“軟件”保障。三是鼓勵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已建成院士工作站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國家認可實驗室1個。
在這片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方城超硬材料產業實現了從零起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程,走出了一條“平地起谷堆”的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