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國內上游勘探開發“春季攻勢”迅猛高效:高探1井在準噶爾盆地南緣下組合勘探實現重大突破,拓展了增儲上產新領域;渤海灣盆地關東地區落實形成億噸級頁巖油增儲戰場,實現我國陸相頁巖油工業化開發重大突破;華北油田大平7井日產量突破1萬立方米,深層、中煤階煤層氣勘探取得重要進展,填補世界煤層氣1800米以深經濟開采空白;國內油氣生產增勢強勁,2月份國內原油產量同比增長1.34%,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8.34%,連續兩個月持續增長……這只是中國石油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去年7月以來,中國石油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從頂層設計、規劃計劃、任務分解等各個方面做出部署,從總部到基層企業,從東部到西部,從常規資源到非常規資源,舉全公司之力謀實、謀新、謀效。
快行動——科學決策全力推進
這是一場必須要打好打贏的攻堅戰,需要科學的決策指揮,需要上下一心,全力推進。
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重要批示后,集團公司黨組迅速召開兩次擴大會議,學習貫徹批示精神,研究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措施,專題討論“國內勘探與生產加快發展規劃方案”,動員百萬石油人勠力同心,堅決打好打贏勘探開發進攻戰,努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在隨后召開的集團領導干部會議上,中國石油明確提出要打好打贏勘探開發進攻戰等“四場關鍵戰役”,并把勘探開發進攻戰作為首要之戰深入推進。
在多次討論、反復論證的基礎上,結合各油氣田實際發展情況和資源潛力,中國石油編制完成了《2019-2025年國內勘探與生產加快發展規劃方案》。該方案緊緊圍繞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的要求,堅持穩健發展方針,按照“深化東部、發展西部、拓展海上,油氣并重、立足常規、加強非常規”的戰略布局,從投資規劃、資源發現、油氣生產、改革創新、服務保障等各個層面進行詳細部署,全方位激活增儲上產新動力。
奪油上產對工程技術服務業務提速提效提質的呼聲和期待更加迫切。圍繞勘探開發部署,針對工程技術服務裝備緊缺問題,中國石油制定壓裂服務和鉆機保障方案,強化資源統籌調配,優化國內外鉆機配置。同時提出,要以精益管理有效保障重點油氣區上產,盡快更新增加裝備資源,堅持走管理技術型道路,利用新體制優勢,統籌協調、集中共享,減少浪費、提高效率,結合實施總包外包,形成規模效率雙重優勢,全面增強服務保障能力。
打好勘探開發進攻戰,需要不斷提升科技含量。中國石油將科研戰線進一步向一線延伸,成立四川盆地、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等研究中心,派出300余名科研人員貼近生產一線解難題,為勘探新發現增儲上產和老油田進一步提高采收率帶去新技術、新思路、新產品。
見實效——超常規舉措強勢發力
“要站在保障國家油氣供應安全的戰略高度,堅決打好打贏勘探開發進攻戰,從根本上遏制對外依存度快速增長。”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使命,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宜林向全體干部員工發出號召。
百萬石油大軍積極響應,誓要打好打贏勘探開發進攻戰!
要實現油氣產量穩產上產,做“厚”儲量“家底”是基礎。面對油氣勘探對象日趨復雜、發現難度不斷加大、勘探工程成本剛性上漲等重重困難,中國石油突出高效勘探,實施集中勘探,深化精細勘探,加強風險勘探,加大非常規等資源綜合勘探,實現了探明油氣儲量當量連續13年超過10億噸。其中,以風險勘探為抓手,中秋1井、高探1井、永探1井、沙探1井等一批風險探井分別在塔里木、準噶爾、四川等重點盆地取得重大突破,拓展了增儲上產新領域。
過去一年,油氣勘探不僅找足了“量”,更提升了“質”。同樣是新增探明10億噸油氣當量,優質、規模、整裝儲量比例明顯增加,新增油氣儲量呈現落實程度高、可動用、可升級性強等特點。新增原油探明儲量滲透率小于1毫達西,為近3年最少,較“十三五”初的2016年降低9個百分點,品質有所改善,為下一步效益建產夯實了資源基礎。
為進一步盤活礦權區塊和未動用儲量資產,激活勘探開發市場,中國石油主動打破“畫地為牢”格局,推動首批礦權內部流轉,僅一年便取得顯著成效。華北油田在巴彥河套盆地多口探井獲得高產油氣流,一個預測儲量超億噸的整裝新油田——吉蘭泰油田橫空出世。
在油氣生產方面,中國石油直面已開發油氣田進入開發中后期、產建效率下降等挑戰,原油生產圍繞控遞減和提高采收率兩大主線,持續推進油田注水專項治理、長停井治理、重大開發實驗等有效舉措,實現了原油產量1億噸以上有效穩產,自然遞減率、綜合遞減率比上年分別減緩0.41%和0.72%,穩產基礎不斷夯實。
天然氣開發通過加快老氣田優化調整節奏與新氣田評價建產節奏,高效建成了龍王廟、蘇里格、克深、長寧等10個20億立方米以上的規模氣田。2018年天然氣產量在千億立方米新起點上再創新高,比上年增長5.9%。其中,頁巖氣產量42.6億立方米,增長41.2%。川南成為我國日產量最大的頁巖氣生產基地,日產量突破2000萬立方米。
一系列見實效的部署,一系列超常規的舉措,成為增儲上產的強大引擎,激發出百萬石油人打好打贏勘探開發進攻戰的磅礴力量。
看未來——部署到位增勢強勁
行穩致遠。加大勘探開發力度非一時之策,增儲上產需上得去,穩得住,行得遠。
為此,中國石油制定了一系列保障舉措,確保年年見實效,年年出成果。
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是油氣勘探開發的三大基本屬性,投入是回報的先決條件。中國石油已經明確了2019—2025年上游投資規劃,較“十二五”及“十三五”前兩年大幅度增加。今年,國內勘探開發投資運行方案同比增長25%,其中風險勘探投資從10億元增至50億元,并持續完善增儲上產激勵政策,加大對取得油氣勘探重大發現、油氣產量超產單位和個人的獎勵力度。
在油氣增儲上產難度進一步升級的情況下,唯有站在更高起點謀劃和推進改革創新,才能跑出勘探開發新的“加速度”。今年,中國石油全面啟動第二批礦權流轉,區塊面積、輸量均較首輪翻番,加快未動用儲量和難動用儲量勘探開發進程。同時,明確了要擴大未上市企業風險作業范圍,加強與地方企業合資合作,加快增儲上產節奏,實現互利共贏。此外,通過全面實施工程技術服務和價格市場化,進一步深化企業擴大經營自主權改革,增強企業增儲上產動力活力。
在強化技術創新驅動方面,中國石油聚焦東部減緩遞減、西部加快上產等關鍵問題,依靠技術革命實施新的發展,盡快攻克一批具有戰略性、革命性意義的關鍵技術。瞄準全新資源類型,超前組織顛覆性技術的自主研發與試驗,進一步釋放資源潛力,推動油氣供給變革。
增儲上產離不開工程技術服務的強力保障。今年,中國石油安排新建油氣產能將比去年增長60%,鉆井進尺將增長20%以上,風險探井和水平井成倍增長,工程技術業務服務保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服務保障工作面臨嚴峻考驗。對此,中國石油油氣田企業與工程技術服務企業充分發揮一體化協作優勢,共同推進技術、管理模式、裝備升級,全面提質提速提效。
當然,推動油氣產量的長期穩定增長既要積極進取,也要理性務實,在量、效、可持續之間尋找最佳平衡值。集團公司領導反復強調,一方面,我們要進一步增強加大工作力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決打好打贏勘探開發進攻戰;另一方面,要立足長遠,合理把握工作節奏,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油氣勘探開發規律,在持續推動油氣上產的同時,力戒“大躍進”,力戒“過山車”。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思路已清,方向已定,道路已明。石油人必以百萬分信心和努力,久久為功,勠力同心,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再做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