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石材行業協會青年聯誼會主辦,廈門大學EDP管理學院石善班協辦的“2018中國石材產業鏈創新論壇”在上海召開。石善班學員,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石材精英企業家們共同出席此次論壇。
此次論壇主題為“團結就是力量”,論壇先后圍繞石材行業的需求痛點和發展瓶頸、石材行業的未來趨勢和戰略方向,以及石材人的合作經驗、教訓和原則等主要焦點展開。
王京春:形勢越不好,越要抱團發展
會上,上海石材行業協會監事長王京春坦言,現在整個石材行業確實在經歷一個坎,但是她相信渡過這個難關后,一定會迎來新的曙光。
在現在的大背景下,她認為有以下兩點可以共同把握。一是石材人要明白大勢,要能夠善于把握大勢。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她希望每個人都能投入總結和改革當中。大家要很好地去順應大勢、把握好大勢,作為企業和個人才能夠跟隨著祖國的發展而不斷發展。
二是大家應該發揚石材人堅韌不拔的精神,“團結就是力量”,這也是石材人多少年來形成的抱團發展、抱團進步的理念。越是在這樣的時候,越要抱團求發展。她相信石材企業、石材人一定能夠跟上祖國發展的腳步,前途一片光明。
邱尚啟:產融結合是石材業的發展方向
中民石材產業集團董事長邱尚啟認為,未來的產融結合,一定要以產業為視角,緊握“共贏、平臺生態”這幾個關鍵詞。公司層面,要穩健經營,以穩定的現金流支撐產業跟金融的正循環發展,穩定的現金流是金融杠桿系數最好的表現方式。同時他強調,產業+金融+科技=產融科技。
他舉例,如今,中民石材在采購管理上,大到一臺電腦,小到一張紙全部在京東采購,為什么?原因有四:第一,京東無假貨,如果有假以一賠十;第二,京東物流靠譜;第三,京東售后靠譜,電腦壞了,馬上有服務團隊來做售后服務;更重要的是京東讓你的員工出現道德風險的概率是零,采購沒有回扣。這就是中民石材產品采購選擇京東的原因。
邱尚啟表示,他知道石材界很痛苦,與甲方談,職業經理要回扣,你給不給?給,其實是違法的;不給,生意做不成。對此,房地產方的老板和甲方老板是深惡痛絕,那為什么石材行業沒有出現石材界的“京東”,沒有出現石材界的“唯品會”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是他近期一直在深刻思考的問題。
邱尚啟認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銷售模型一定會被金融屬性和科技屬性做嵌入,因為線上線下一體化如果沒有金融屬性和科技屬性的嵌入,就會很難做下去。最后,在石材人如何實現財富增加的問題上,他認為,物質財富就是資產增值;精神財富是誠信感恩;自然財富就是,大自然給我們呈現這么多好的礦山、石頭,那我們如何還大自然綠水青山?他覺得這是他介入石材后的一種個人責任,而這也應該是石善班的責任,更是所有石材人的責任。
劉良:石材人應往全國產業鏈方向走
話可以說得特別大,愿景可以描繪得特別好,但是如何使愿景落地,完成使命,英良集團董事長、5thgallery和世界石材博物館創始人劉良覺得并不容易。
劉良一改以前的作風,不談情懷,不談文化,也不談大的格局,談一個非常接地氣的問題,就是石材人是怎么做生意的?
“理一理石材人是怎么做生意的,石材人在這些年來都干了些什么事,在整理怎么做生意的過程中,是不是能夠找到一些問題。”劉良坦言,做石材的人都知道,其實石材人20多年就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叫Q(Quarry)礦山,第二件事是F(Facto?ry)加工廠,第三件事是C端,石材人把它叫作渠道。
這三個環節,可以分析出幾個商業模型。第一個模型是純礦主模式,沒有工廠,只管開發;第二是純F模式,只有工廠,就如富士康一樣,給訂單就干;第三個模式是純C模式,也就是全渠道模式,沒有工廠、礦山,但是能賣東西,賣得還特別好;第四個模式叫Q-F模式,自己加工,開個工廠;第五個是Q-C模式。最后石材人到了Q-F-C模式,那么石材人的終極是什么?應該是全國產業鏈,每個石材人都往那個方向走。
最后,劉良希望中國石材能夠越走越遠,希望石材人的日子越來越好過,同時也希望中國的石材人能夠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他也再次祝愿中國石材能夠成為世界的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