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全球傳統汽車行業的日子并不好過。
由于貿易關稅、市場飽和、新能源技術革命、碳排放等因素的影響,汽車銷售持續下行。美國三大傳統汽車公司紛紛調整戰略。
福特汽車——2018年10月11日,世界汽車工業巨頭福特汽車,被曝將裁員7萬人,占福特全球共20萬員工的30%,2019年Q2前第一波次將先裁減2.4萬人。福特汽車是汽車工業的鼻祖, 1908年世界第一輛規模化生產的T型轎車就源自福特。
然而,由于全球汽車消費連續出現下滑,以及憂慮中美貿易關稅大戰給福特汽車造成的影響,這家百年老店決定將“組織扁平化,提高效率,縮減人員編制和開支”。在裁員的背后,事實上是福特發展正面臨重大危機。2018年上半年福特利潤暴跌40%,股票下跌三分之一。而這跟福特在中國市場2017年銷量大跌35%不無關系。
通用汽車——2018年4月,為應對關稅危機,通用汽車宣布將在美國本土裁員1500人,這與通用公司向特朗普宣稱為美國增加7000人就業的承諾相左。此外,因難以解決勞資糾紛問題,通用決定關停其韓國分部,裁撤2600人。
菲亞特.克萊斯勒——2018年5月,美國三大車企之一的克萊斯勒決定臨時裁員6000人。沒有理由就是恐怖的理由。
而歐洲車企也不好過。2018年10月,大眾汽車CEO赫伯特·迪斯宣稱,為應對歐洲關于二氧化碳新排放標準的實施,未來幾年將裁員10萬人。
至于大陸車企,雖沒有爆出大規模裁員的消息,但汽車銷量下滑嚴重。數據顯示,9月份,國內汽車廠商,除吉利汽車外,銷量排名前10的其他9個廠商全都出現銷量下跌,“宇宙神車”上汽通用五菱,跌幅達到24.4%。這已經是國內汽車市場今年以來,連續三個月出現銷量下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汽車消費市場的飽和;另一方面,據汽車工業協會的分析,由于國民房地產投資過熱,導致沒有錢消費買車。因此,汽車銷量下滑,對我國高歌猛進30年的汽車市場來說,可能只是調整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