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在吼,泥在叫,紙箱在偷笑,不銹鋼蹦蹦跳,拋光呱呱叫,配件在咆哮,運費也在往上飄,原料成本發高燒,環保也來湊熱鬧,漲得我們都想不到,價格已經全部亂了套!各位上帝,別再跟我們說能不能優惠了,你該關心有沒有貨!”
一段笑語或許是現在企業面對這強壓式“一刀切”環保整治下最無奈寫照。
據悉,第二階段環保督查已于8月20日啟動強化督查!第二、三階段有290多個督查組,每組3-4人;還預留了100多個特別機動組,因此此次強化督查共動用約1.8萬人(次)。第二階段(2018年8月20日至2018年11月11日),共6個輪次。對 “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開展全面督查,排查工業爐窯、礦山治理、小火電淘汰、“公轉鐵”落實、揚塵治理及秸桿焚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督促各項任務及措施落實到位。
如今,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環保整治很有必要,也是大勢所趨。然而,環境整治應該是從源頭到過程到終端,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可一些地方所謂的環保整治,其實就是干了一件事,那就是“關閉停產”!
許多的中小企業是支持環保政策的,只是不懂如何去改造!政府應該對這些守法經營支持環保的企業,明確的告訴他們要安裝什么樣的環保設備,怎樣做才能達標,給他們限定時間整改。
對于關閉或整改“散亂污”企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民眾一定能夠理解并支持,但污染治理更應該站在民眾的立場,因地制宜,因行業制宜,因企業制宜,避免“一刀切”,真正實現污染的精準化治理。
此前,生態環境部明確禁止環保“一刀切”行為,一些地方平時不作為、不擔當,督察時因擔心問責而采取一律停工停業停產的做法,嚴重影響工程建設。
山東省:堅決禁止“一刀切”行為
山東省明確要求,被督察市要堅決杜絕環保“一刀切”:禁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的敷衍應對做法,避免緊急停工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在督察整改過程中,既要強力推進,嚴格執法;又要因事施策,分類指導。既要保證督察整改效果,又要避免影響群眾正常生產生活。
對環保“一刀切”行為,山東省將納入督察問責范疇,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肅問責,絕不姑息。據悉,17市均已就禁止環保“一刀切”行為專門印發文件,提出具體明確要求。
河南:不停產 不搞“一刀切”
環保“一刀切”行為是典型的環境保護亂作為,也是生態環境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要表現形式,必須堅決反對,嚴格禁止。
成都:叫停環保問題,整改“一刀切”
此前,成都市委辦公廳、成都市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關于扎實做好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的緊急通知》,要求對涉及污染的企業要分類處理,決不能簡單一關了之。
通知提出,對待不同的污染企業要分類處理。
通知強調三個“決不允許”:
決不允許通過“發通知、打招呼”等臨時性關停方式應付環保督察,
決不允許搞形式主義、命令主義敷衍環保督察,
決不允許借環保督察名義影響企業正常生產和群眾正常生活。
海口:堅決禁止“一刀切”
8月海口市召開了市環保督察協調聯絡組第十二次工作會議暨群眾舉報件分析督辦會,會議對群眾舉報件辦理工作進行了詳細研究和部署,并強調要堅決克服環保問題整改“一刀切”現象。
會議表示:在問題整改過程中,方式方法決不能粗放粗暴,一關了之、一封了之,決不能圖簡單、圖省事,而給全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帶來消極影響。
廣西:嚴禁環保“一刀切”行為
在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期間,被督察地方要按要求立行立改,邊督邊改,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生態環境信訪問題,切實推動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落實。在督察整改過程中,要制訂可行方案,堅持依法依規,加強政策配套,注重統籌推進,嚴厲禁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的敷衍應對做法,堅決避免緊急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
廣東:禁止環保“一刀切”
明確要求在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我省開展“回頭看”期間,全省各地要立行立改、邊督邊改,嚴格禁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的敷衍應對做法,堅決避免緊急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
黑龍江:禁止對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一刀切”
黑龍江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關于做好禁止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整改“一刀切”工作的通知》,要求堅決禁止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整改“一刀切”,不得在督察期間要求企業集中停產檢修,嚴肅問責環保不作為、亂作為者。
總之,在這轟轟烈烈的2018年環保督察過程中,我們支持國家千秋發展的計劃,但還請有關當局在進行環保整治的同時,認真調研民企老板的損失和員工們的生存!逐步有效的進行環境整改,切勿盲目的“一刀切”。公眾要參與,企業要擔當,政府管理部門的責任更加重大,防止出現“失責者寬,盡責者嚴”的逆向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