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5·31新政對光伏行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隆基股份對于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信心滿滿,“新政的內容是要鼓勵技術進步,多做一些平價上網的項目,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講,是與行業本身的發展方向是吻合的。”隆基股份董事會秘書劉曉東表示。
目前,隆基股份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單晶制造企業,2017年單晶硅片和單晶組件產量居全球第一,組件銷量(單多晶合計)全球第七,是陜西唯一一家入摩的民營上市公司。
“入摩對于隆基來說,將會進一步優化投資者結構。”劉曉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入摩之后,隆基股份會讓更多的海外投資者關注,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海外的關注度,這對公司的海外拓展是有益的。”
站穩國際市場
隆基股份成為全球最大的單晶硅片制造企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技術的進步。該公司憑借多年來在半導體單晶硅領域的技術研究和應用積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目前在全球光伏產業鏈中擁有重要地位,其產業覆蓋單晶硅棒硅片、單晶電池組件、地面光伏電站全產業鏈和分布式光伏電站。
據了解,隆基股份一直專注于單晶硅太陽能產品研發創新,近5年累計研發投入達到23.8億元,有效推動了單晶硅技術的快速發展。
2017年10月份,隆基股份的PERC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3.26%,創出新的世界紀錄。而到了2018年2月份,公司又創出了23.6%的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新紀錄,超過了行業分析師認為的PERC電池所能達到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這一成就再次證明了隆基股份在單晶硅電池領域的領先技術。
正是憑借技術不斷進步和突破,近年來隆基股份引領并加速提升單晶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從2014年隆基股份單晶全球市場占比約18%提升至2017年的約27%。
在劉曉東看來,未來,海外新興市場將是光伏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入摩對隆基的海外市場拓展是有幫助的。”
新政新考驗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講,5·31新政是有利于行業長期發展的。”劉曉東表示,5·31新政會進一步推動企業在技術方面的投入,從而降低成本,推動太陽能發電實現平價上網。
5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被業界稱為5·31新政。新政對普通光伏電站建設(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的建設規模指標、補貼政策、定價政策做出了新的規定。《通知》的出臺對光伏行業造成巨大震動,不僅在電價上確定“兩下調”原則,同時對光伏建設規模進行了縮減。
在業界看來,光伏新政堪稱光伏行業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通知》的重點是限規模、限指標、降補貼。
在西安朝華管理科學研究院院長單元莊看來,新政將在光伏行業形成新一輪洗牌,有利于優化光伏項目的規模結構,提高光伏企業競爭力,最終實現光伏行業由政策驅動逐步轉向市場自發驅動,完成從做大向做強的轉化。
東北證券認為,新政后必將帶來行業的洗牌,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這次洗牌后就是平價時代的到來,行業的周期性會變弱,擁有成本和技術優勢的企業在洗牌之后格局會更加穩定,依舊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劉曉東也表示,這將使企業將重心更多地轉向市場,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術研發領域,“通過技術進步,推動行業的發展,這有利于行業的進步。”
“去年,我們在研發方面的投入超過11億元。”劉曉東告訴記者,公司擁有450余人余人的研發團隊,2017年度研發支出11.08億元,排名全球光伏行業第一,已獲得授權國家專利260項。與全球知名校企合作,杜邦、3M、新南威爾士大學共同持續探索行業前沿技術,與華為等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為客戶提供高效的光伏系統解決方案。
劉曉東表示,單晶在成本方面是有優勢的。“隆基股份對成本的關注度比較高,對于制造業來說,技術和成本是兩個重要的關注點,我們一直按照度電成本降低的原則考慮企業的發展,因此隆基股份在成本方面一直處于領先。”
“通過技術進步和成本領先,來推動行業的進步,這也是隆基股份的一個企業使命。”劉曉東預測,在明年就有可能出現一些平價上網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