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福建南安水頭鎮召開石材行業整治大會,來自官橋、水頭、石井的近700多名石材人參加會議,并簽下環保生產承諾書。
記者從會上獲悉,位于永泉山生態科技園內的水頭石材加工集控基地一期已基本建成,下一步將引導“三無”小石材企業入駐基地。
今年環保將加大處罰力度
自去年3月召開石材整治動員大會以來,水頭鎮多次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出動人員2000多人次、車輛100多車次,對轄區314家“三無”石材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中大型企業進行查處,并采取切斷生產電源措施,強制停產。
今年下半年,水頭環保分局將加大處罰力度。對于未批先建罰款投資額的1%-5%,如果投產了還要加上未驗收罰款20萬-100萬元,并限期拆除。對于一些有干磨、手加工、異型大理石挖補等工藝的企業,沒有配套粉塵收集系統或有設施沒運行,甚至將作業臺擺在路邊進行作業的,按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條第三款的規定罰款10萬-100萬元。對非法回收、清洗膠水桶、機油桶的將面臨判刑和相應罰款。對個別企業私設三通口,沒有設置雨污分離,偷排亂排罰款10萬-100萬元。對環評形同虛設的企業,處以建設項目總投資額1%-5%的罰款,并責令恢復原狀,未驗收處以20萬-100萬元罰款。
引導“三無”企業健康發展
“三無”小企業環保不過關又分散,長期存在肯定不利于整體石材產業發展,但在現有發展態勢下,這部分“三無”小石材廠不但解決了就業問題還對產業發展有一定助益作用。南安市石材協會會長王清安表示,如何規范“三無”小石材廠發展,完善水頭石材產業鏈是協會一直在努力解決的問題。
據介紹,南安石材協會正在水頭鎮政府的支持下,聯合多家龍頭石材企業在永泉山建立環保設施完善的加工集控區。如今,集控區一期已基本建成,下一步將引導“三無”小石材廠入駐,從而實現統一規范管理,促進石材產業全面升級。
針對工廠揮發性有機廢氣無組織排放,露天刷膠以及廢樹脂桶、廢溶劑桶及從地面、曬臺、烘干線等清除下來的危廢未規范處置問題,協會將督促其按《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進行收集、分類貯存,并委托有資質單位規范轉移處置,確保年底前完成南安石材行業揮發性有機廢氣專項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