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重點整治垃圾山、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工業污染“上山下鄉”等治理事項。隨著中央環保督察組的督查,很多地方的散亂污企業被關停、整改、搬遷。但也有一些散亂污企業,躲進偏遠農村,以逃避環保部門的監管和處罰。這些小散亂污企業不僅破壞農村的田園風貌,還污染當地的環境和水源。
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浮石鄉青云村,有村民反映,有十多家“黑工廠”盤踞在一個叫“油籮潭”的村組周圍,破壞當地的環境,影響當地村民正常生活。
13家被處罰污染企業照舊 生產環保部門有點尷尬
3月上旬,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來到了江西贛州市南康區浮石鄉的油籮潭村,油籮潭是屬于青云村的一個自然村組,只有幾十戶人家。為了觀看到村莊被污染的全貌,記者通過無人機從空中俯瞰整個油籮潭,畫面上,平坦的地帶是村民的農田,在村莊周邊的茂密山林里,圍繞著十幾個藍色的鐵皮廠房,贛江的支流章水緊鄰著這片土地。
走在村莊里,記者從和村民的交流中得知,老百姓現在反映最大的,就是村子里出現的兩家石材加工廠。現在其中一家已經搬走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廢棄的石板并沒有人來清理,隨意堆放在路邊,石材廠的廠房現在也租給了一家木材加工廠。由于正好遇上雷陣雨,另一家石材廠門口,記者在路上就看到大量的乳白色雨水從石材廠流出來,這些污水順著馬路最終流進了一個水塘。
這些水中的渾濁物是來自石材廠的石粉,石材廠在切割、打磨石板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粉塵,按照環保要求,石材廠必須建設沉淀池,生產中的污水必須經過沉淀處理之后才能排放,但眼前這些含有高濃度石粉的污水,只是被直接排放到了村民的水塘里,村民們告訴記者,現在魚塘里是不能養魚了,這些乳白色的污水,他們也不能用來澆灌農田。
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些含有石粉的污水沉淀之后,會形成很硬的板結,污水流過的農田基本上就無法再耕種。這些被污染的水都會流進不遠處的章水河。
青云村油籮潭村民:原來沒有家具廠這個稻子很好,污染太多了。
說起石材廠的污染,眼前的這位村民帶著記者來到他家的水井旁,他告訴記者,目前村子里還沒有接入自來水,洗衣做飯都使用地下水,但是現在水井的水喝起來也跟過去有所不同。
村民告訴記者,在2017年12月,油籮潭村污染的事情就已經被媒體曝光過,媒體關注了之后,南康區環保局當時就對這家石材加工廠做出了責令關停的處罰決定。
為了印證村民的話,記者來到了南康區環保局,工作人員向記者出示了此前對這家叫文怡的石材加工廠的處罰決定書。根據南康區環保局的實地調查,這家石材加工廠在沒有辦理環保相關手續的情況下,于2014年7月違法開工生產。而且生產車間沒有進行封閉,廠區沒有圍擋,場地沒有進行硬化,也沒有任何污染治理設施,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末經收集處理直接排放,生產廢水未經治理直接排放到村民的水塘里,兩臺切割機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噪聲,對周邊的環境造成較大影響。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浮石鄉黨委副書記楊文亮:它主要存在的問題一個就是環保不達標,有噪聲污染,還有一些石漿之類的。
定性為不達標的污染企業,記者在現場看到的卻是這樣的景象:原料和成品石材隨意堆放在廠區里,院區地上到處是廢棄的石板碎塊,還有厚厚一層灰色的石粉,簡陋的加工區有兩臺大型的切割機,里面還有一塊沒有切割的石料。種種跡象表明,這家污染企業的生產一直就沒有停止過。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浮石鄉黨委副書記楊文亮:沒有辦理這些環評的證件,我們發現之后馬上就進行了搬離。
沒有辦理環評手續,違法生產的不僅僅是這兩家石材廠。
在南康區環保局公開顯示的資料中,記者看到,2017年12月14日,南康區環保局聯合浮石鄉青云村對油籮潭周圍的企業進行逐一排查,最終核實,在油籮潭一共有13家企業,兩家生產石板的石材加工廠,九家木材加工、家具生產企業,還有一家生產腐竹的食品廠和一家生產花邊的服裝加工廠,這13家企業都沒有辦理任何環保審批手續,一直在違規展開生產。盡管環保部門進行了處理,但當地百姓卻認為,環境污染問題依舊存在,石材廠被宣布關停三個月后的今天,依舊在污水橫流,那么號稱整改了的木材加工和家具企業,是否真的整改到位呢?
在油籮潭村邊上的一家生產床板的家具生產企業,廠門口看不到任何廠名、標識。院子里堆放著生產床板的主要原料,工人正在把這些原料運到車間里進行加工。本來是生產廢料的膠合板邊角料在這里卻成了生產家具板材的原料。
在現場看到,這些邊角料被切割成約一厘米寬的木板條,填充在床板中間,四周用實木條遮擋,上下兩面再貼上一層薄薄的木皮,然后通過熱壓機熱壓。在熱壓機壓制床板的時候,一股刺鼻的味道彌漫在車間里。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廠的生產環境很簡陋,膠合板切割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和噪聲,粘合膠水和熱壓機揮發的刺鼻氣體,彌漫在空中。
在環保局的處罰決定書中,2017年12月18日,南康區環保局就對這家床板廠下達了停產整改的責令整改違法行為決定書,環保局認定床板廠未辦理環保審批手續,擅自投入生產,而且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廢氣未經收集處理。然而處罰決定書下達兩個月后,記者暗訪發現,這家企業依舊無任何整改,依舊在違規生產,隨后,記者找來環保局的工作人員,看到自己已經處罰過的企業,此刻依舊在我行我素的污染生產,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現場顯得有些尷尬。
南康區環境保護局監察大隊二中隊中隊長孔慶同:如果說里面環境的話,按這個要求是達不了標的。
污染企業不達標就排放村民舉報三年結果甚微
通過實地調查,村民們舉報,確實是準確的,盤踞在油籮潭村周圍的13家企業,沒有一家工廠做環境評價報告,在長達三年多的時間里,在這個臨水而居、山水相融的小山村里違法建設生產。石材加工廠污水橫流,噪聲刺耳,木材加工和家具企業散發著粉塵廢氣,環保執法人員面對記者的采訪,更多談到的,都是自己部門如何下達整改處罰通知,如何履行環保執法功能等等,但嘴巴上環保,很難讓當地村民們滿意。
在贛州南康區的青云村油籮潭村組,村民們天天都能聞到空氣中刺鼻的油漆味,村民向記者抱怨,這些刺鼻的油漆味都是從村子里的家具廠跑出來的。記者為此再度詢問南康區環境保護局,監察大隊二中隊的中隊長孔慶同告訴記者,南康區環保局也對兩家含有噴漆工藝的家具企業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
記者和環保局的工作人員一起,走進了這家已經下達了行政處罰書的污染企業。
在現場記者看到,家具廠原來給床頭噴底漆的地方,現在沒有任何的廢氣治理設施和措施,廠房里的空氣,直接通過排風扇就排放到廠外的環境中。當地村民告訴記者,只要家具廠開始給家具噴漆,整個油籮潭村都能聞到一股油漆的味道。
南康區環境保護局監察大隊二中隊中隊長孔慶同:當時我們也是下達了整改通知書,叫他進行了整改,那么現在加了一個水簾的裝置,對這個廢氣進行預處理,就是處理了一下。
環保執法人員指出的一些違規問題,今天依舊存在,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家企業的整改措施,就是在噴底漆的地方,加裝了一個水簾裝置,但這樣的措施并不能完全的達到排放的要求。
實木家具在生產過程中,有多道打磨工序,打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記者看到在打磨車間地上,有一層厚厚的粉塵,但車間里看不到治理粉塵污染的設施,這些粉塵不僅危害工人健康,也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
在油籮潭還有一家生產腐竹的食品廠,緊鄰著章水河。這家工廠后院有一臺大型的鍋爐,主要燃燒木材廠和家具廠的木材廢料,雖然經過簡單的水膜除塵,但是仍然會有煙塵和廢氣排放到環境中,造成空氣污染。按照環保局下達的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食品廠停產整改,更換燃燒生物質顆粒的燃燒機。
分布在油籮潭的木材加工廠,大都在簡陋的鐵皮房或者竹木工棚里加工切割原木,這些沒有圍墻、沒有任何遮擋的工棚,沒有任何的粉塵回收設施。在鋸木的過程中不僅會產生大量木屑和粉塵,另外伴隨著刺耳的噪音。工廠里的工人在生產中,也沒有任何的粉塵防護措施,甚至還有工人在這防火等級很高的木材加工廠一邊吸煙、一邊工作。
從空中看這些分布在油籮潭的工廠,大都在山洼處,兩邊都是茂密的山林,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些工廠所租用的土地大多是村民自己的林地。過去本來是青山綠水的山村,如今變成了散亂污企業的盤踞地。
散亂的污染企業不僅污染著鄉村的環境,其實也關系著城市的安全,贛州市南康區的自來水取水口就在浮石鄉青云村的下游。在青云村下游的硚口村國道路邊,記者看到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牌子,按照國家規定,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已建成的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但是在蓉江街道橋口村,仍然有一些木材加工和家具企業在生產,這些企業大都散落在村民的房子中間。
在323國道邊上,一家家具企業的煙囪正在冒著滾滾濃煙。進入到廠區里邊,記者看到工人正在拉運木屑和鋸末,用來燃燒鍋爐。
沿著323國道徒步調查,一些路段邊上就是章水,也就是南康區的飲用水水源地,在這段4.1公里的飲用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不時就能看到隨意傾倒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還有家具廠扔掉的家具。在蓉江街道橋口村,緊鄰加水洗車店有兩口池塘,水面漂著一層綠色的浮沫,下面的水呈黑色,發出陣陣惡臭。水塘里的水滲漏出來,直接流向了旁邊的章水河。
在路邊經營加水、洗車生意的這位村民告訴記者,這兩口水塘是他家的魚塘,因為放了藥水,所以看起來發黑,味道發臭。
從浮石鄉青云村的油籮潭,到蓉江街道的橋口村,都處于南康區飲用水取水口的上游,不管是分布在村子里的污染企業,還是村民隨意丟棄的垃圾,都會對下游南康城區、甚至更下游的贛州市飲用水安全造成安全隱患。面對這樣的現狀,環保部門表示將盡快處理。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環保局局長賴忠猛:我們對這個地方相對來說,比其他區域管理要求也更嚴格一點,這個是我們也是盡快地對取水口的上游,按照我們的說法,就是引用水源地的上游盡快要清理這些工礦企業。
南康區的支柱產業一直是家具生產,高峰時期,這里有大大小小近3萬家木材加工和家具企業,隨著污染情況日趨嚴重,2017年,南康區對家具廠進行了整治,關閉拆除了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同時鼓勵一些企業抱團進入園區發展,沿著鄉村的國道兩邊,藍色的鐵皮棚工廠已經得到了鏟除。同時區政府還推動1008家家具企業“轉企升規”,建成標準廠房220萬平方米,鼓勵家具企業入規入園。對園區內企業,實施環保設施提升改造工程,對新入園企業,要求必須通過環保驗收,否則一律關停。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浮石鄉黨委副書記楊文亮: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根據我們區委的統一安排,對國道沿線的這些小散亂的家具廠,以及環保不達標的家具廠進行了集中整治、拆除,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們全鄉共查處了有50多個廠房,總計面積達到了2萬多平方米。
明處的鏟除了,暗處的污染企業,今天依舊在違規生產,在贛州市南康區環保局,記者詢問,圍繞在油籮潭的十多家沒有任何環保手續的生產企業什么時候能夠關停。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環保局局長賴忠猛:老百姓投訴那個區域的那個十來家家居企業,都是規模比較小的家具企業,也是我們要整合進入園區的企業,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他們不整合達不到入園的標準那就要關閉,具體的時間我們有一個統一的要求。因為具體的時間我們全區有一個統籌,我只能說還沒有,我只能說可能爭取在今年年底。
半小時觀察: 保護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今年的兩會上,習近平同志在3月8日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著重講到,要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堅持綠色發展,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扎實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
我們希望這些要求,能盡早落實到實際的工作中,環保執法,絕不是一個松緊帶,村莊里的污染,早一天治理,村民的生活就早一天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