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幾天挺有眼福,看了一下《厲害了,我的國》,我感到十分感動。”3月10日上午,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說。他指出,片中展示的大批基礎建設工程科技創新都起到了作用,“科技創新有力支撐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民生改善,實現了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萬鋼強調。
打造“國之重器”
國企民企都有貢獻
近年來,科技創新實體不斷增強,不僅鍛造了很多“國之重器”,同時也極大改善和提升了民生福祉。如高鐵已經成為國人遠程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全國人大代表、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轉向架分廠鉗工首席技師、中車首席技能專家郭銳表示, “復興號”就是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過程,除了研發團隊,還要有高技能人才隊伍,我們動車組列車有50萬個零部件,每個都要做成精品、藝術品,我從事的組裝裝配精度控制在0.04毫米以內。”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用飛機也將在不久的將來投入使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商飛公司副總經理、C919大型客機總設計師吳光輝透露,C919還將進行3年到4年的試飛及實驗活動,預計到2021年交付給首家用戶中國東方航空公司。
據吳光輝介紹,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于2017年5月份成功首飛,累計28家客戶815架訂單。
新能源汽車正在改變著人們的出行。全國人大代表、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虹表示,在電動化方面,上汽集團是國內唯一一家堅持純電動、插電混合、燃料電池三種技術路線的整車企業,五年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增加了14倍。
“在無人駕駛方面,我們有了5萬公里封閉路線的經驗。過去幾天,我們剛拿到國內第一張無人駕駛上路測試牌照。在共享化方面,我們創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分時租賃公司環球車享,網點覆蓋國內60個城市,每天平均2秒處理一個訂單。” 陳虹介紹。
陳虹表示,上汽集團將以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出行方案以及智能制造作為重要抓手,探索實踐把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同汽車產業進行更廣泛深入結合,以推動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和發展。
“最近,《厲害了,我的國》很火,講的中國橋、中國路、中國港和中國網,這些好多都是中央企業為主或者中央企業承建的。”3月10日,在人大記者會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介紹2017年全國的國有企業和中央企業成績單時自豪地說。
“國之重器”離不開央企、軍工企業在科技創新上的攻堅克難,同時也離不開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投入,尤其是在民用科技創新領域。
“現在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越來越有溫度地走到我們身邊。”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介紹,去年我國在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和應用上都有很好進步,科大訊飛獲得了7項世界第一。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不少,如語音合成技術,讓機器可以開口說話;目前在安徽開通了中國第一個人工智能醫院,今年3月2日已經正式開通了全科醫生的人工智能輔助診療服務。
資本市場
助力“小核心大協作”模式
無論是央企、軍工企業還是民營企業,推進科技創新,都需要資本市場的“滋養”。萬鋼在提到科技創新時強調,下一步需要繼續推進科技與金融的有效結合,為創業者成長提供全流程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作為軍工產業大省,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許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闡述,“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需要相互交織、相互支撐,要有機配合起來,資本要圍繞著創新進行配合。在未來新體制機制推動下,科技、人才、資金能夠有機融合,才能為國家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陳新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軍民融合正呈現 “小核心,大協作”模式,即大型央企、軍工集團承擔關鍵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系統集成方面研發的核心責任,但這些企業不可能覆蓋所有細分科技領域,這就需要社會大協作,需要更多民營企業參與。
近年來,資本市場對央企、軍工企業以及民營企業的支撐作用日益增強。《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央企控股的境內上市公司達到290家,市值達到11.1萬億元,占境內A股市場總市值的20.66%。央企63.7%的資產和60.8%的凈資產都在上市公司。
近兩年來,監管層不斷完善相關政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獲得融資、進行市場化并購重組更加順暢。其中,長江電力收購三峽集團水電資產、國藥一致與現代制藥的重組,實現優質國資控股上市公司布局優化;中鐵二局注入中國中鐵核心制造資產,主業變更為高端裝備制造業;長城電腦換股合并長城信息并收購資產,提升了軍工業務的綜合實力。
民營企業也一樣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如上述科大訊飛在2008年上市之初擁有5家子公司,而截至去年年底,其子公司已達到61家。全國人大代表、海特集團董事長李飚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海特集團所屬的四川海特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很多“大國重器”的制造提供了關鍵零部件。
陳新有認為,“小核心”的這些企業一般財政投入資金有保障,很多都已經是上市公司,或者有控股上市公司,而“大協作”下的民營企業獲得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的服務還不是特別充分。
對于資本市場政策,李飚表示,監管層應當繼續加強監管,同時落實“放管服”要求,建立起服務意識。關鍵是要圍繞貫徹高質量發展這一理念,支持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