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1月份,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共計受理報檢進口石材1624批次、重量55.26萬噸,貨值1.0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3.55%、86.69%和74.19%;環比分別增長17.59%、19.02%和14.77%,創單月進口石材總量歷史新高,進口石材總量實現“開門紅”。
數據顯示,今年1月共進口大理石1424批次、重量48.65萬噸,貨值8783.47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0.21%、85.51%和74.44%;進口花崗巖石材200批次 、重量6.61萬噸,貨值1316.53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94.17%、106.56%和101.06%,保持量價高速增長。
據業內分析:進口石材持續增長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適逢今年春節在2月份,為緩解春節長假運輸緊張貨源短缺,石材加工生產企業積極備貨;嚴冬季節,北方石材加工受氣候影響,石材加工廠南遷;隨著廈門周邊石材加工企業生產技術逐步升級,加工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需求增長,帶動石材制成品出口。
為促進廈門海滄自貿園區進口石材增長,加快進口石材通檢速度。海滄檢驗檢疫局一方面提升信息化水平,積極推廣無紙化報檢、推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申報服務,加快報檢速度;另一方面做好進口石材現場查驗工作,優化工作流程,穩步推進“綜合查驗”業務模式改革,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港口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