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獲悉,2004年至今,由該中心實施的一系列項目在南嶺東段地區找到南山坑大型鎢錫礦床和良源大型鈮鉭礦床,圈定了資源潛力較大的陂頭稀土礦找礦遠景區,實現了南嶺東段地區找礦的重大突破。
這些項目包括“贛南鎢多金屬礦調查評價”(計劃項目)、“湘贛粵相鄰地區鎢礦遠景調查”、“廣東始興-連平地區鎢鉬多金屬礦調查評價”、“廣東始興南山坑-良源地區鎢錫多金屬礦評價”、“江西竹山-廣東澄江地區鎢錫多金屬礦遠景調查”和“江西全南-廣東始興地區鎢錫、稀有、稀土金屬礦產調查評價”、“南嶺東段重要礦種成礦要素調查”等。獲得的主要成果包括:
發現廣東始興南山坑大型鎢錫礦床。通過地表地質工作和深部鉆探工程及樣品分析,在廣東始興找到了以矽卡巖型鎢錫礦為主,兼有石英脈型鎢錫鉬礦和花崗巖型鎢鉬多金屬礦的南山坑鎢錫礦床,初步估算南山坑礦區鎢-錫-銅資源量(333+3341)為13萬噸,其中WO3資源量5.9萬噸、Sn資源量7.1萬噸、Cu資源量337噸。
發現廣東始興良源大型鈮鉭礦床。通過地表地質工作、深部鉆探工程及樣品分析,在廣東始興找到以白云母鈉長石花崗巖型鈮鉭礦為主,兼有石英脈型鎢錫礦和破碎帶型鉛鋅礦的良源鈮鉭礦床。該礦床成礦復雜,礦化元素眾多,Ta、Nb、W、Sn、Rb、Mo、Bi、Be、Li、Pb、Zn、Ag、稀土均有礦化,鉆孔中自上而下成礦元素、巖石類型、礦化蝕變均具有明顯分帶,主要礦化類型有云英巖型鈮-鉭-鎢-錫多金屬礦、花崗巖型鈮-鉭-銣礦、石英脈型鎢多金屬礦和破碎帶型鉛鋅多金屬礦,初步估算資源量(333+3341)分別為:(Nb2O5+Ta2O5)4855噸,其中Ta2O5資源量1429噸、Nb2O5資源量3425噸); WO3資源量8205噸。此外,估算Rb2O(333+3341)資源量6萬噸。
燕山期高分異花崗巖分異演化與鎢錫、稀有、稀土礦床成礦作用研究。通過對區內燕山期高分異花崗巖分異演化特征及其與鎢錫、稀有、稀土金屬礦產的成礦地質條件、成礦規律、找礦標志等關鍵地質問題的研究,發現并總結了鎢礦“地下室”特征,提出以中上泥盆統控制的層控矽卡巖型鎢錫多金屬礦床、燕山期高分異花崗巖中體中體式鎢鉬多金屬礦床和高分異式鈮鉭銣鎢多金屬礦床為目標的找礦思想,總結了南嶺成礦帶東段地區高分異花崗巖分異演化形成與鎢錫、稀有、稀土金屬礦產密切相關的白云母型、二云母型和石榴子石型三類含礦建造的地質地球化學特征及成礦作用,構建了南嶺成礦帶東段地區層控矽卡巖型鎢錫多金屬礦,體中體式鎢鉬多金屬礦,高分異式稀有、稀土金屬礦床成礦模式和南嶺成礦帶東段地區鎢錫、稀有、稀土金屬礦綜合成礦模型。
在礦產地質調查和化探測量成果的基礎上,圈定了陂頭稀土礦找礦遠景區。
圈定了多處找礦遠景區和找礦靶區,發現具有經濟價值的新礦點。在礦產地質調查、成礦地質背景、地球化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發現多處有待深入工作并具有經濟價值的新礦點,圈定了19處與鎢錫、稀有、稀土多金屬礦有關的找礦遠景區,優選了16個找礦靶區,為南嶺成礦帶東段地區鎢錫、稀有、稀土礦找礦明確了方向。
進一步完善了鎢多金屬礦找礦勘查工作程序。在鎢礦找礦過程中,初步總結了適合南嶺成礦帶東段地區鎢多金屬礦找礦的工作程序,為鎢多金屬礦找礦工作提供了實踐經驗。
通過一系列項目的實施,南京地質調查中心在南嶺成礦帶東段實現了鎢錫、稀有、稀土礦床的找礦突破,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豐富和完善了鎢錫、稀有、稀土礦成礦理論,初步摸清南嶺成礦帶東段地區鎢錫、稀有、稀土礦資源潛力,進一步明確了該區找礦方向,為該區鎢錫、稀有、稀土礦產找礦提供了技術支撐和經驗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