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月18日消息,國研智庫論壇·新年論壇2017今日在北京舉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在主旨演講中分析了過去一年供給側改革的情況,改革雖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ld...
2月18日消息,國研智庫論壇·新年論壇2017今日在北京舉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在主旨演講中分析了過去一年供給側改革的情況,改革雖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三去一降一補”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并表示,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比直接投資的作用更大。談及2016年去產能存在的問題,李偉坦言,2016年下半年以來鋼煤價格上升,但去產能意愿下降,停產企業開始復工。
中國聯合鋼鐵網提供的數據顯示,由于2016年市場回暖,一些前期因生產狀況不佳已停產的鋼廠、設備,有超過五成重新獲得注資或被其他企業收購后重新生產。
2016年全年,全國各省市累計壓減粗鋼產能8491.75萬噸,遠超中央確定的4500萬噸目標。但其中壓減的產能中,僅有三成是在產的有效產能,其余均為長期停產的無效產能。
在煤炭方面,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原煤產量33.64億噸,同比下降9.4%。由于去產能政策的實施,去年4月份起,煤炭產量降幅超過10%,全國煤炭供需形勢由嚴重供大于求逐漸轉為供需基本平衡。但自9月份以來,煤炭產能逐漸釋放,產量環比增加,降幅不斷收窄。
在李偉看來,如今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目標還遠未完成。在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在去庫存方面,李偉認為,還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應讓住房回歸人民群眾普遍可以享用的消費品的本質特征。同時,防范和應對房地產泡沫風險作為重中之重,既要遏制泡沫膨脹,也要注意地產泡沫被捅破。長遠來看,還要加快推進房產稅等領域改革,并建立房地產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制度條件。
在去杠桿方面,李偉表示,“關鍵要在控制現在杠桿率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降低企業杠桿率。”在債務存量方面,優化債務結構和市場化債轉股可以減少;在債務的增量方面,股權融資,加快發展可以讓企業通過股權融資降低對債務的依賴。同時,企業也應轉變過去擴張性的發展模式,李偉認為,這也是有效降低杠桿率的重要渠道。
在降成本方面,要著力減輕企業經營負擔,增強我國產業的綜合能力。李偉提到,降成本要注重降低企業各類交易成本,需要從政府的理念上加大力度,尤其是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至于補短板,李偉認為,“既補硬短板也要補軟短板,既要補發展的短板也要補制度的短板。”補短板要從嚴重制約經濟發展的領域去補,同時還要去政府越位補政府缺位。李偉還強調,“從某種意義上,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比直接投資的作用更大。”(新浪財經 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