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涂附磨具分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廣州市三研磨材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少誠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ofSoutheastAsianNations),簡稱東盟(ASEAN)。成員國...

涂附磨具分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廣州市三研磨材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少誠
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東盟(ASEAN)。成員國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文萊、越南、老撾、緬甸和柬埔寨。其前身是馬來亞(現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
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四國外長和馬來西亞副總理在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曼谷宣言》(《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
由于東盟在推進經濟增長方面所發揮的作用,該組織逐步成為一個有一定影響的區域性組織。除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5個創始成員國外,20世紀80年代后,文萊(1984年)、越南(1995年)、老撾(1997年)、緬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國先后加入東盟,使這一組織涵蓋整個東南亞地區。目前形成一個人口超過5億,面積達450萬平方公里的10國集團。
隨著東盟國家的政局逐漸的穩定,擁有非常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也逐步提現。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加上我國臺灣、香港甚至國內的企業,都加快了產業轉移的腳步。比如Nike和Adidas在印尼和柬埔寨設廠,三星和富士康在越南北寧省和太原省的超大工廠。加上東盟國家本身富有的資源,比如紅木,乳膠,礦產等等,都讓投資者趨之若鶩。所有這些因素,都造成了作為工業牙齒的磨料磨具的需求大幅增加,并保持了大幅度的增長。
一、東盟國家的涂附磨具現狀
東盟國家涂附磨具的初始需求,主要是以該地區的木器為主。但是隨著跨國企業的進入,針對各個行業的涂附需求都快速增長。比如泰國的豐田和本田公司以及衍生出來的眾多分廠。東盟國家由于戰爭動亂,區域性發展極度不平衡,比如泰國,由于一戰和二戰都無戰爭,該國的磨料磨具制造行業一直處于亞洲的領先水平。筆者曾經參觀過奧地利、德國、臺灣、日本設于該國的生產企業,光機械設備就足以讓國內同行業的佼佼者汗顏。我們鄰國越南更是發展迅速,大量韓國、臺灣、中國等研磨業進入。更是加劇了這一地區研磨產品的競爭。
東盟國家目前砂布、砂帶、砂紙、百潔布、頁輪、無紡布產品制品、砂紙碟等需求非常地旺盛。市場也逐步在兩級分化,高檔產品主要以歐美和日本產品為主,其次是韓國和臺灣等國家產品,中國雖然作為磨具產品出口大國,但是產品還是處于最末端。東盟國家涂附產品的需求主要還是針對該地區的主打產品,即木器、玉器、不銹鋼和合金制品。該區域已經能夠熟練的制造千頁輪、百頁輪、砂帶轉換,產品質量大部分已經超過中國同價格產品。
二、中國涂附磨具制品出口東盟國家的現狀
1、出口增速較大
中國產品近年來出口東盟國家保持了高速的增長。根據海關不完全數據,2016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長了將近16%。出口產品以砂布為主,占涂附磨具總量的50%,其次就是砂紙,占了總量的約38%,而其他產品占約12%。
而出口國家的前三名是印尼,越南和泰國。其中以越南增速最快。柬埔寨和緬甸的增幅較其他東盟國家較快。
2、出口產品結構
盡管我國涂附磨具在東盟國家發展很快,取得很大的進步和成績。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 產品結構很不合理。
主要以低端產品、仿冒產品為主。同行業低價惡性競爭,利潤極低。比如百頁片,目前該區域的買家來中國購買的目標價格不超過1元(塑料蓋煅燒制品)。
② 企業自主創新不足,自主品牌少。
目前該區域的涂附磨具產品,大部分是國內生產。但是卻很少在商標和包裝上看到中文,更看不到國內的常見品牌。客戶不是要求仿冒歐美產品,就是要打自己的品牌。筆者曾在幾個國家拜訪過客戶,他們說中國品牌基本沒有人購買,或者根本賣不起價格,甚至無人購買。這讓筆者非常痛心。
③ 產品質量不穩定,中國制造商信用度差。
剛剛提及的自主產品問題,很大因素是因為產品質量不穩定,一次好,一次差。起初選擇經營中國品牌的經銷商,不是因為產品質量不穩定,就是因為中國廠家信譽度問題而不得不放棄。比如國內某名牌砂布,起初在印尼賣得非常好,后來由于大量放貨給該國的其他經銷商,目前基本只能做貼牌生產,量也大大不如以前。
④ 中國制造商自身的發展問題
由于國內涂附產品同質化嚴重,低端產品過剩,加近年來全球經濟的不景氣,中國廠商往往選擇低價惡性競爭。筆者今年以來發現,大量的中國廠商竟然在沒有任何擔保的情況下,為搶占市場,對該區域的經銷商大量賒賬。這一現象不是個案,而是大量存在。而且這種賒賬現象不僅在東盟國家,在中東,甚至非洲國家經也常常出現,允許經銷商賣完貨再結賬。今年已經出現大量的外國經銷商違約,尤其發生于越南、柬埔寨和馬來西亞市場。
三、中國涂附磨具廠商在東盟國家發展之我見
1、加大研發和創新。特別是制品廠商,不要盲目跟從,不能低價競爭。企業經營者要多走出去了解市場,特別中高檔市場,加大研發,占據中高端市場,方有立足之地。
2、加大自主品牌的發展。和經銷商充分溝通,引進自主品牌,全力維持產品質量,加強售后服務。和經銷商配合開展廣告、促銷等手段和措施。這一點可以跟手動工具行業學習,比如在越南、柬埔寨、緬甸等國家,筆者就發現,目前手動工具行業已經基本以中國品牌為主,國內有幾家工具品牌,已經可以在該區域與歐美品牌競爭。
3、大膽走出去。充分利用東盟國家廉價勞動力和外商引進政策,在東盟國家設廠或者辦事處。這種成功案例已經非常多,比如越南的一個中國砂布砂帶轉換廠,他們的銷量已經占據了越南中部、中南部60%以上的市場; 印尼泗水的一個中韓合資砂紙廠,更是占據了印尼本地市場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