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美國商務部發布了第二輪對中國晶體硅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及反補貼終裁結果。靴子落地那一刻,業界頗為淡定。事實上,就在此前,加拿大政府也宣布對中國的晶硅光伏組件和薄膜太陽能產品啟動反...
日前,美國商務部發布了第二輪對中國晶體硅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及反補貼終裁結果。靴子落地那一刻,業界頗為淡定。事實上,就在此前,加拿大政府也宣布對中國的晶硅光伏組件和薄膜太陽能產品啟動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但愈演愈烈的貿易摩擦“新常態”,對于主戰場已經轉移了的中國光伏企業來說,影響并沒有那么大。美本土企業不“領情”
這是美國商務部在2011年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后,又一次對同類產品發起“雙反”調查。按照此次終裁,美國將對中國大陸產品征收高達165.04%的反傾銷關稅,以及27.64%至49.79%反補貼關稅,臺灣廠商則面臨為27.55%的反傾銷關稅。而這還要獲得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確認。有數據稱,美國二次“雙反”的落地,將直接影響中國高達30億美元的光伏產品。
對此,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表示強烈反對,稱其“是對貿易救濟措施的明顯濫用,是一種變相的貿易保護主義”,“尤其是在中美兩國領導2014年多次會晤,就進一步促進中美雙邊貿易與投資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的情況下,美國商務部的做法將對中美貿易和投資產生不利影響。”而對于美方的保護措施,美國本土一些企業似乎也并不“領情”。
據美國財經新聞網站CNBC2014年12月28日報道說,美國一半導體公司近日宣布關閉了一家工廠,并將此歸咎于美國聯邦政府。美國平價太陽能聯盟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基格·沙也表示,“這不是貿易保護主義:我們被阻斷了,實際上對于美國就業來說是一件壞事”,“美國平價太陽能聯盟的很多工作人員不得不面臨被裁員的風險,提高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價格意味著許多我們已經簽署的項目將失去競爭力。”
事實上,對于歐洲、美國和加拿大來說,當地的組件制造成本太高,產能也難以滿足市場需求,這就意味著他們必須向中國購買組件。
因此,在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看來,美國貿易關稅對于美國太陽能就業崗位以及美國客戶的影響將大于其將對于晶科能源產生的影響。
重點市場版圖東移
與此前的“雙反”比,此次中國企業應訴的積極性明顯不高,對于此事的回應也甚為平淡。
事實上,中國輸美光伏組件僅占年產量的11%以及出口量的19%,而且不少企業已降低了對美的出口比例。再加上國內市場的大規模啟動,光伏產業自2013年下半年以來正在持續回暖,而這些,無疑都給光伏企業吃下了“定心丸”。
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發言人錢晶認為,2014年全球光伏市場增速回升,而且隨著新興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市場重心東移版圖已經確定。
她判斷說,以中國、日本和美國為代表的市場,在利好政策的驅動下,目標裝機容量可能分別為15吉瓦、8.8吉瓦和9吉瓦;美國還將持續放量增長,與中國類似,分布式市場將逐漸趕超地面電站;亞太方面,除已成為全球光伏裝機量無可厚非的大佬——中國將持續高速增長外,印度和泰國市場2015年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再加上智利、巴西、南非等新興市場,2015年預計全球裝機容量仍保持正數成長,達到55吉瓦左右。
“也就是說,美國和歐洲已經不再是中國光伏的主戰場,向日本和其他新興市場轉移已經是許多企業的選擇和國內光伏產品出口的大趨勢。”她表示,部分新興國家的光伏市場的起步非常快,由于這些國家的零售電價較高,而光伏產品的成本持續下降,可以讓平價上網的目標較之中國等電價低廉的地區更快速地實現。
以日本為出口主打市場的江蘇正信光伏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迎春表示,除了中國國內市場,公司在日本銷售光伏組件,同時還做EPC系統解決方案,擁有完整的設計、施工團隊,以期更好的開拓日本市場。
2015年迎來大發展
在業內專家看來,中國光伏產品的貿易摩擦,不僅僅是簡單的制造糾紛,也反映了世界各國對未來能源資源的競爭。歐美國家過度依賴中國極具性價比優勢的產品,相當于重要的未來能源組成部分的“咽喉”交由中國管制,因而容易引發各種貿易爭端。
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基地,中國也將進入全球最大的應用市場。在經歷了初期遭遇“雙反”的措手不及后,很多光伏企業已調整了發展策略,諸如開拓國內及新興市場、海外設廠、加大下游電站投資力度優化企業盈利模式結構等等。
比如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做好全球戰略布局,可通過德國的海外分廠和亞太地區的代工廠避開“雙反”懲罰性關稅。而美國業務占比達50%~60%的浙江萬向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早已于2010年就在美國芝加哥建立了太陽能工廠。再比如,晶科能源整個中國的業務量已占其2014年全球出貨量的50%。
經歷了“雙反”、產能淘汰洗牌之后的中國光伏產業,在2014年進入新一輪的繁榮,復蘇跡象明顯。同時,通過并購、收購以及進一步的產能擴張,產業的集中度在進一步增強。
業內預計,到2015年,包括全球前10家光伏制造商會集中整個行業40%~50%的產能。而其電池生產成本會進一步下降,這也意味著規模化生產會擁有更進一步的優勢。
因此,在錢晶看來,2015年堪稱是中國光伏市場大發展之年。在光伏產品出口的主戰場“東移”之時,中國光伏市場開發正在從單純的低價競爭向精細化設計、精細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將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