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協會新聞】2016年超協貴陽會議隆重開幕:匯集智慧交流學術(閱讀全文)11月10日上午,第二十屆中國超硬材料技術發展論壇暨“慶祝中國立方氮化硼誕生50周年大會”在貴州省貴陽市新世...
1、2016年超協貴陽會議隆重開幕:匯集智慧 交流學術(閱讀全文)

為隆重紀念我國立方氮化硼誕生50周年,為更好地引導企業在新形勢下調結構、促增長、保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本屆大會特別準備了三大主題報告:分別為《中國立方氮化硼發展五十年》、《我國立方氮化硼磨具的研究歷程和技術發展趨勢》、以及《我國PCBN材料刀具的歷史及現狀與展望》。
2、《超硬磨具制造與應用》正式出版發行(閱讀全文)
近日,由王光祖教授與江西玉寶鉆石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金寶聯合主編的《超硬磨具制備與應用》一書由鄭州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全書由第一章超硬材料磨具發展回顧與展望、第二章金剛石研磨磨具、第三章立方氮化硼磨具、第四章超硬材料涂附磨具和第五章相關技術縱橫(薈萃)產品等構成。
全書由第一章超硬材料磨具發展回顧與展望、第二章金剛石研磨磨具、第三章立方氮化硼磨具、第四章超硬材料涂附磨具和第五章相關技術縱橫(薈萃)產品等構成。

王光祖教授在本書前言中介紹到:“本書應成為超硬材料磨具及其工藝技術研發、理論探討以及相關技術研究的研發者們科技成果的聚集地、智慧結晶的知識寶庫和傳播新技術信息的引擎,基于這樣一個思路,展開了資料的收集、閱讀、萃取與編輯等工作。資料的主要來源:超硬材料磨具發展回顧與展望取材于《中國超硬材料工業五十年》的第二篇制品中即第九章超硬材料磨具;金剛石研磨工具取材于《超硬材料制造與應用技術》的第14章金剛石研磨工具,李印江教授補充了部分內容;其他章節素材主要取材于近十年來《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超硬材料工程》等超硬行業核心期刊以及超硬行業技術研討會論文集等。中國超硬材料網高級顧問劉金昌對全書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審閱,在編寫的過程中還得到中國超硬材料網、中國研磨、河南伊格爾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的熱情支持。”
3、納米金剛石新結構有望提前實現量子計算進程(閱讀全文)
美國研究人員成功開發了納米金剛石的新結構,計劃與政府和企業合作共同探索新型納米金剛石的自組裝系統,為量子計算機生產這一極具創新性且成本不高的新型元件。

這種新結構包含一個氮原子和一個原子空位。它可以應用于室溫條件下的量子計算、單光子傳感器和無毒熒光生物標記。
金剛石由無數金剛石晶體組成,通常情況下每個晶體含五個碳原子。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科學家通過最新科技使晶體只含兩個碳原子,剩下的三個位置分別是原子空位、一個碳-13原子(碳元素的一種穩定同位素)和一個氮原子。
4、多晶硅表面制絨技術研究(閱讀全文)
摘要:光伏產業在新能源發展規劃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已經成為太陽能電池市場主流。硅片表面絨面的質量對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有重要影響,多晶硅表面制絨技術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掌握多晶硅表面制絨技術的原理及特點對提高表面絨面質量十分重要。首先分析多晶硅表面制絨的技術要求,隨后根據不同的技術原理,依次對干法制絨技術、濕法制絨技術以及掩膜制絨技術進行綜述,詳細分析不同制絨技術的技術特點并闡述其應用實例,隨后從絨面質量、制絨效率、成本以及環保性等方面對多晶硅制絨技術進行評述,最后對多晶硅制絨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
引言:太陽能是最重要的清潔可再生能源,預計到2040年太陽能總裝機容量將占全球發電量的15%~20%[1]。根據2013年國務院出臺的“光伏國八條”,2015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35GW,占總裝機容量的2.4%[2]。大規模利用太陽能發電的關鍵是制備低成本、高效率的太陽能電池。單晶硅的拉棒工藝復雜,且硅料成本較高;而多晶硅的鑄錠工藝簡單,且方形鑄錠硅料利用率高,顯著降低了成本,目前國際市場上98%以上的光伏電池均為多晶硅太陽能電池[3]。
5、新發現—GaN硬度超鉆石(閱讀全文)
目前,氮化鎵(GaN)已成為最重要、最廣泛應用的半導體材料之一。其光電性能和機械性能使其成為多種應用的理想選擇,包括發光二極管、高溫晶體管、傳感器以及與人體生物相容的電子植入物。
金剛石由無數金剛石晶體組成,通常情況下每個晶體含五個碳原子。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科學家通過最新科技使晶體只含兩個碳原子,剩下的三個位置分別是原子空位、一個碳-13原子(碳元素的一種穩定同位素)和一個氮原子。
4、多晶硅表面制絨技術研究(閱讀全文)
摘要:光伏產業在新能源發展規劃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已經成為太陽能電池市場主流。硅片表面絨面的質量對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有重要影響,多晶硅表面制絨技術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掌握多晶硅表面制絨技術的原理及特點對提高表面絨面質量十分重要。首先分析多晶硅表面制絨的技術要求,隨后根據不同的技術原理,依次對干法制絨技術、濕法制絨技術以及掩膜制絨技術進行綜述,詳細分析不同制絨技術的技術特點并闡述其應用實例,隨后從絨面質量、制絨效率、成本以及環保性等方面對多晶硅制絨技術進行評述,最后對多晶硅制絨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
引言:太陽能是最重要的清潔可再生能源,預計到2040年太陽能總裝機容量將占全球發電量的15%~20%[1]。根據2013年國務院出臺的“光伏國八條”,2015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35GW,占總裝機容量的2.4%[2]。大規模利用太陽能發電的關鍵是制備低成本、高效率的太陽能電池。單晶硅的拉棒工藝復雜,且硅料成本較高;而多晶硅的鑄錠工藝簡單,且方形鑄錠硅料利用率高,顯著降低了成本,目前國際市場上98%以上的光伏電池均為多晶硅太陽能電池[3]。
5、新發現—GaN硬度超鉆石(閱讀全文)
目前,氮化鎵(GaN)已成為最重要、最廣泛應用的半導體材料之一。其光電性能和機械性能使其成為多種應用的理想選擇,包括發光二極管、高溫晶體管、傳感器以及與人體生物相容的電子植入物。

三名日本科學家由于發現GaN在產生藍光LED燈中的重要作用而獲得了201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結合紅光和綠光產生白光LED光源,藍光是必不可少的。
最近,四名理海大學的工程師報道了一個GaN前所未知的屬性:其耐磨性接近鉆石,而且為觸摸屏、空間飛行器和射頻微機電系統(RF MEMS)這些需要高速、高振動技術的應用開辟了新市場。
6、華晶微鉆開出首張增值稅專用發票 享多重利好(閱讀全文)最近,四名理海大學的工程師報道了一個GaN前所未知的屬性:其耐磨性接近鉆石,而且為觸摸屏、空間飛行器和射頻微機電系統(RF MEMS)這些需要高速、高振動技術的應用開辟了新市場。
11月3日,作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試點企業,位于鄭州出口加工區的河南省豫星華晶微鉆有限公司開出了首張增值稅專用發票。當日,鄭州海關為該企業辦理了1萬克拉人造金剛石粉末成品內銷手續,涉及貨值2735.04元,征收稅款464.96元。這標志著河南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工作成功啟動。
全國七個試點河南占倆
11月3日,作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試點企業,位于鄭州出口加工區的河南省豫星華晶微鉆有限公司開出了首張增值稅專用發票。當日,鄭州海關為該企業辦理了1萬克拉人造金剛石粉末成品內銷手續,涉及貨值2735.04元,征收稅款464.96元。這標志著河南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工作成功啟動。
10月14日,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海關總署聯合下發公告,啟動賦予海關特殊監管區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工作。全國批準設立7個試點,鄭州出口加工區、新鄭綜保區名列其中。據悉,試點企業自資格生效之日起,將享受多重利好。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的企業一方面可以繼續開展保稅加工業務,另一方面可以像普通境內區外企業一樣取得或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7、三磨所獲批河南省首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閱讀全文)
近日,河南省首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名單公布,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三磨所)憑借自身的試驗檢驗能力成功入選。
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是為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重點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質量可靠性試驗驗證、標準驗證與檢測、計量檢測、認證認可關鍵技術、產業信息、知識產權等基礎支撐和公共服務的平臺,分為試驗檢驗和信息服務兩種類型,由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評審。
8、厲害了!2016超協貴陽大會精彩另一面(閱讀全文)
2016年11月10日,備受關注的第二十屆中國超硬材料技術發展論壇暨“慶祝中國立方氮化硼誕生50周年大會”隆重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領導、專家學者及企業單位代表200多人參加了本次大會。為了更好展現我國超硬材料行業技術發展實力及產品創新成果,多家企業紛紛展示出了最吸引眼球的優質產品,表現出了本屆技術發展論壇更為精彩的另一面。
9、摻硼單晶HPHT人造金剛石在20-400開氏度范圍的熱導率研究(閱讀全文)
摘要:在20-400開氏度范圍內對摻硼單晶HPHT人造金剛石(BDD)和高純IIa型人造金剛石進行對比研究。BDD中摻硼濃度約1019cm-3,為功率器件設備中p+襯底材料的濃度代表值。在100開氏度左右,BDD熱導率低于IIa型金剛石熱導率的10倍左右,但是超過室溫條件下,該差值低于30%。實驗觀察得到的偏差主要由高濃度摻硼人造金剛石的擴展性結構缺陷所發生的聲子散射所致。
引言:金剛石材料具有硬度高、光學透明度好、熱導率高的卓越性能。在100K溫度左右熱導率高達10000W/(m.K),在室溫下熱導率高達2500 W/(m.K)。目前,人造單晶金剛石廣泛應用在光學、X射線、光電子和電子設備中。尤其是高純IIa型人造金剛石,是高功率短波自由電子激光設備中X射線反射鏡的絕佳材料。而摻硼IIb型人造金剛石(BDD)則是用于高功率高頻高溫電子設備的典型P型半導體材料。在以上兩種設備領域,熱導率是影響設備設計的關鍵參數,而對于BDD熱導率的研究目前則比較少。
10、令人吃驚的全球制造業成本變化(閱讀全文)
導讀:過去三十年,美國經濟處于較好的階段,大致分歧的世界觀影響著制造企業的投資和采購決策。拉丁美洲、東歐和亞洲大部分地區都被看作低成本地區,而美國、西歐和日本則被看作高成本地區。但這種世界觀現在似乎已經過時了。
工資、生產率、能源成本、貨幣價值和其他因素年復一年地的細微變化悄悄地但也極大地影響了“全球制造業成本競爭力”圖譜。新圖譜包含了低成本經濟體、高成本經濟體和大量處于兩者之間的經濟體形成的錯綜復雜的局面。
相對成本的變化令人吃驚。十年前誰會想到巴西現在成為制造業成本最高的經濟體之一或者墨西哥的制造業成本會低于中國?雖然倫敦仍然是全球生活和旅游價格水平最高的地方,但英國已經成為西歐制造業成本最低的經濟體。俄羅斯和東歐的制造業成本則上升到與美國幾乎等同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