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奔朗的12年,他從青蔥小伙歷練成為成熟堪當大任的男人,他從琢磨英語的艱難苦澀到一口流利的英語征戰國外市場,他從異國他鄉的孤單與掙扎到目標堅定信心滿滿往前走,他是海外銷售區域總監朱...
在奔朗的12年,他從青蔥小伙歷練成為成熟堪當大任的男人,他從琢磨英語的艱難苦澀到一口流利的英語征戰國外市場,他從異國他鄉的孤單與掙扎到目標堅定信心滿滿往前走,他是海外銷售區域總監朱海嘯。一個懂得付出的人,注定有一條成長上升的軌跡。朱海嘯2004年入職奔朗,當時,中專學歷的他一開始到客戶一線做駐廠服務,2006年因崗位需要,公司派他到國外做技術服務,異國他鄉,剛開始那段時間對他來說是非常難熬的,語言不通與電腦不熟悉,一切似乎都非常難開展。“困難重重,連溝通都成問題,我甚至都要懷疑自己了,是家人和領導對我信任和支持,讓我沉淀下來”。路很艱難,卻依然要走下去,走下去才能到達豁然開朗的境界,于是他不停地記單詞,背句子,請教別人,還逼著自己去跟人交流,真是“萬事開始難”。
經歷了阿聯酋那段工作后,朱海嘯已基本解決了與客戶交流的問題,也可以操作電腦了。后來慢慢地積累與磨練,2009年順利地轉崗做一名銷售人員,雖然在交談中他說得云淡風輕,但是其中付出的汗水與艱辛,只有他自己能體會。如今,他做為一名區域總監,還常年奔波在市場一線,深入客戶一線了解客戶需求,有時在雨后泥濘的路上顛簸,有時來不及找吃飯的地方或忙得錯過吃飯的時間,就用干糧或泡面又解決一餐……。
“一個業務人員跑市場肯定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困難需要靠自己與團隊的協調,共同克服,合作的過程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結果”。他說在開拓新客戶和維護新客戶當中,經常會遇到客戶不理解,有的客戶有時一聽到價格直接拒絕,在這時候,更要心平氣和應對,或把每個工具的產耗比和節約成本計算出來,呈現給客戶,客戶就能充分體會了奔朗工具真正的價值,歷經波折后,最終才得到客戶認可。任何時候,奔朗總想給客戶最好的產品與服務,銷售人員在與客戶溝通過程中,要懂得站在客戶角度,貼心為客戶著想,大家最終才能達成共識。
市場驚濤駭浪,朱工卻以自己一顆真誠的心乘風破浪,搭建奔朗與客戶共贏的橋梁。職場強人,堅強的心,偶爾回家的港灣休息,過幾天妻伴兒呼的日子。但更多時候是身處他鄉,與家人、孩子相聚甚少,他說內心會對家人有一些愧疚。“孩子童年還未來得及陪伴,似乎一眨眼孩子就長到10歲了”。但朱工又說孩子家人也是他前進的動力,“每當看到他們,我又好像打了雞血一樣,因為總想盡我所能給家人最好的生活,雖然有時候舍不得,甚至還會有爭吵……但還是會繼續往前走”。前進是為了更好地據守,他還是那句老話:我們還年輕,正是奮斗的年紀,就不要停不下,希望家人會理解。
一顆善良的心,一個奮斗的目標,陪伴朱海嘯一路成長。“感謝尹總使我真正明白和感受到什么是尊重。感謝曾經的領導楊總教導我、給我機會成長,感謝奔朗所有的同仁的幫助和關心。”
他沉思后抬頭說:“不忘初衷,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