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以來,我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四季度趨穩的態勢,總體運行指標好于工業,也好于上年同期。”在近日召開的第12屆“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汽車工業三十強企業信息發布會”上,中...
“今年以來,我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四季度趨穩的態勢,總體運行指標好于工業,也好于上年同期。”在近日召開的第12屆“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汽車工業三十強企業信息發布會”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對我國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進行了分析。他指出,今年前四個月,我國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企穩回升,但投資增速、重點聯系企業訂貨增速仍處低位,外貿進出口形勢仍不樂觀。
據中機聯預測,2016年我國機械工業將延續上年四季度以來的低位趨穩態勢,主要指標增速將繼續保持好于工業、好于上年同期的水平,出口增速有望回升向好,降幅收窄。
增速開始回升
從陳斌列舉的幾組數據來看,今年以來,我國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普遍企穩回升。
據統計,1—4月累計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為7.8%,比1—3月回升0.7個百分點,不僅高于去年同期機械工業增速2個百分點,高于去年全年增速2.3個百分點,還高于同期制造業增速(6.6%)1.2個百分點,高于同期全國工業增速(5.8%)2個百分點。
不僅增加值增速逐月回升,主營業務收入增速也開始抬頭。1—3月累計主營業務收入5.25萬億元,同比增長5.96%,比1—2月4.81%的增速上升了1.15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增幅4.57%回升了1.49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3.32%的增幅回升了2.64個百分點,而且高于全國工業2.37%的平均增幅3.59個百分點。
同時回升的還有利潤總額增速。1—3月累計利潤總額3377.5億元,同比增長7.86%,比1—2月6.36%的增速上升了1.5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1.42%的增速上升了6.44個百分點。雖然比去年全年2.46%的增速回落了5.4個百分點,但高于全國工業7.4%的平均增幅0.46個百分點。
此外,一季度重點聯系企業累計訂貨增速也由負轉正。1—3月機械工業重點聯系企業累計訂貨同比增長4.43%,與1—2月增速(-1.2%)比由負轉正,提高5.63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增速(-9.24)回升13.67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增速(-4.02)回升 8.45個百分點。
部分指標仍不樂觀
“不過,投資增速、重點聯系企業訂貨增速仍處低位,外貿進出口形勢仍不樂觀。”在上述指標見好的同時,陳斌也提出了一些擔心。
首先,產量同比下降的產品數量仍超一半。1—4月累計,在119種主要產品中,同比增長的有58種,占48.74%;而同比下降的有61種,占51.26%。
記者從中機聯了解到,多年來,我國機械產品產量下降的品種數一般只占少數(2012年之前為10%——20%,2012—2013年在40%左右,2014年在30%左右),而自2015年開始,這一數據占比超過一半并快速上升,2016年初仍超一半,但明顯回落。
陳斌分析,產量保持增長的主要是與消費、民生、節能減排、增效節支、產業升級關系比較密切的主機產品。此外,部分零部件形勢明顯好于主機。
這兩類產品的共同特點是具有“弱周期性”。比如,大馬力拖拉機、收獲后處理設備和飼料生產專用設備、儀器儀表、電工儀表、環保設備、泵、風機、風力發電設備,以及部分零部件產品,如模具、彈簧、工業鏈條、金屬密封件、鍛件等。
產量下降較大的產品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具有強周期性特征的典型投資類產品,如工程機械、載貨車、重型機械、冶金機械、石化裝備、常規發電設備等;二是產能已嚴重過剩的普通機械產品,如普通機床、交流電動機、低壓電器、互感器、滾動軸承、中小型普通農機產品、照相機、復印機等。
陳斌的另一個擔心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處于低位。據統計,1—4月機械工業累計完成投資12294.79億元,同比增長9.25%。雖然增速在連續多年回落之后已經企穩,高于去年同期增速(8.37%)0.88個百分點,高于同期制造業投資增速( 6.0%)3.25個百分點,但仍處于低位,既低于去年全年增速(9.70%)0.45個百分點,也低于同期全社會投資增速(10.5%)1.25個百分點。
再者,對外貿易不容樂觀。1—3月累計進出口總額1439億美元,同比下降10.16%。其中,進口 595億美元,同比下降10.74%;出口 844億美元,同比下降 9.74%。與今年1—2月比,進口回升4.65個百分點,出口回升 8.60個點。但與去年同期比,進口下滑2.99個百分點,出口回落15.59個點。
具備穩中有進的利好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陳斌預判,2016年的我國機械工業的發展仍面臨一定挑戰。
一方面,國內經濟走勢雖總體平穩,但下行壓力依然存在。由于機械行業經濟運行具有滯后于整體經濟運行的特征,因此機械產品內需市場疲軟的態勢短期內難以明顯改善。
另一方面,國際經濟仍處于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主要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經濟發展前景尚不明朗,全球貿易增長乏力,因此機械工業出口狀況短期內難以明顯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我國機械工業仍具備穩中有進的利好因素。一是宏觀政策環境有利于行業推進結構調整,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穩中求進”的經濟政策基調,強調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益”等主要任務;二是國家已出臺一系列行業利好政策,包括《中國制造2025》及相關配套政策等;三是行業協會正在配合國家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制定有關政策,如當前正在積極研究制定的機械工業穩增長、調結構、轉型升級、降本增效三年行動計劃等。
“此外,上年對比基數較低也有利于增速繼續回升。”陳斌還表示,上年機械工業主要指標增速均為近幾年新低,從計算同比增幅的技術角度考慮,這將利于今年主要指標增速繼續回升。
對于未來我國機械工業的發展趨勢,中機聯預測,2016年機械工業將延續上年四季度以來的低位趨穩態勢,主要指標增速將繼續保持好于工業、好于上年同期水平,出口增速有望回升向好,降幅收窄。
“預計全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在5.5%左右,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增速在3.5%左右, 出口增速有望由負轉正。”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