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編者按】向讀者推薦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王正青最近撰寫的《臺灣機械工業4.0之概況》一文。通過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對工業4.0的理解相當務實,目標也非常具體,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臺...
【編者按】向讀者推薦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王正青最近撰寫的《臺灣機械工業4.0之概況》一文。通過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對工業4.0的理解相當務實,目標也非常具體,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臺灣地區同行對工業4.0概念的理解。作者首先分析了臺灣機械工業的特點,然后指出臺灣機械工業推動4.0工作的重點是必須要有市場需求,重要的是對買家服務品質的提升,最后還是要具體落實在生產效率的提高、生產成本的下降和交貨準點率的上升上。雖然文章是針對臺灣機械工業的特征而論,內容也非面面俱到,但對我們認識和實踐工業4.0卻很有啟發,特為推薦。
臺灣機械工業之特點首先是中小企業眾多,機械行業家數已達1萬3千余家,其中98%是中小企業。另一重要特點是出口比重特高,約70%貨品要仰賴出口到國際市場。在這兩大特點之下,思考機械工業應如何推動工業4.0,將會面臨與先進國家德、美、日完全不同之考慮。
臺灣機械工業在4.0工作之推動重點,第一步要研發智慧機械,并且前題是必須要有市場需求,而客戶將會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考慮,更重要的一點是要加強對全球買家之服務,對全球買家服務質量之提升,當會是現下臺灣機械工業4.0最重要的目標。
智慧機械
先進國家機械最重要的就是可靠度,其他如功能、精度、速度等。機械業最常說的一句話,機械最好是不會壞,如果壞了能預先通知,且必須在最短期間內修好。更先進的機械則會采用遠程監控,可預知機械在操作中已經正在發現的問題,可進行維修保養,和預測機械可能故障之發生,在故障前進行零配件更新等。
智慧機械將可涵蓋一切之機械設備,例如金屬加工機械、塑料加工機械、紡織機械、食品包裝機械、制鞋機械、木工機械等。將會逐步依市場需求建立智慧工具機、智慧塑料加工機械、智慧紡織機械、智慧制鞋機械等示范案例。
機臺通訊
機械設備正在進入以數值控制為主的數控機械時代,但是各類機械所使用的控制器,可能是由不同國家,和不同品牌的廠商所生產制造,其所面臨的最重要問題,就是不同控制器機臺之通訊標準,工件加工在生產在線前制程加工機臺,和下一個制程加工機臺需要數據傳送溝通,智能制造來臨前后機臺必須要具備通訊功能,通訊標準將是必備條件。
智能機械必須具備相關之外圍智能配置,如智能機器人、傳感器、自動檢測、IOT、大數據等,所要面臨的智能功能均與通訊標準有關,通訊之重要性是必須具備的條件。
數據庫Date之建立
數據庫被習稱為大數據Big Data,工業界最重要的是私有的企業數據庫,首在建立如ERP企業資源規劃,基本數據如庫存管理、采購管理、營銷管理、生產管理、財務管理、人資管理、研發管理等。
企業私有的技術數據庫,例如加工件用參數數據、加工件各種案例數據、維修保養數據、故障排除數據、檢測相關數據、傳感器數據、自動化裝卸數據等。企業私有數據庫建立完成后,才能說服客戶同意相互聯機,進行客戶遠程監控和客戶服務等功能。
物聯網IOT之建立
智慧機械生產企業可以先行建立本身所需的物聯網,達到物物相聯、工業化與信息化的相結合,不是傳統的用人,各部門經由人工分析與整理后的信息,而是經由數據庫統計分析后的實時信息,提供決策階層,進行智慧決策。
IOT在提供客戶服務功能,可以由先行滿足客戶需求開始,例如客戶所有加工機臺稼動率(開動率),單機機臺稼動率,客戶機臺遠程監控與技術支持,軟件更新升級等,各類協助客戶提升生產效率,技術改造支持等功能。
目標設定
智能機械與智能制造的基本目標,可能是單機機臺的稼動率,單機定期維修保養,單機故障預知與零配件更換,機臺加工技術支持,單機生產管理等。
智能制造與智能工廠的重要目標,例如工廠生產線生產效率提升,機臺故障率下降,生產產品質量良率的提升,機械稼動率提升,生產成本的下降,貨品交貨準點率的上升等等。(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 王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