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中央材料科學研究所和瑞典皇家工藝研究所的專家,聯合開發出了金剛石質零件合成新工藝。該工藝可在不用高壓器的情況下,以金剛石微粒為主要原料,合成尺寸更大、外形復雜的零件。
據俄《科學信息》雜志報道,為了獲得耐磨和導熱性良好、內部結構完整的金剛石質零件,工藝師們常把工業金剛石微粒和物理性質與金剛石接近的碳化材料放入高壓器,在壓力約85億帕斯卡的環境下對上述物質進行燒結。在這一過程中,金剛石微粒的表面物質會轉變成石墨,而石墨可以通過化學反應與碳化材料牢固地結合在一起。但是由于高壓器的尺寸相對固定,高壓器內壓力極大,因此無法制作出尺寸超過高壓器、外形較復雜的零件。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俄羅斯和瑞典的專家開發出了新的合成工藝。工作人員先對粉末狀的金剛石微粒進行壓塑,使壓塑后形成的坯料達到要求的尺寸和形狀。之后,再把坯料和液態硅放入大型真空爐加熱,并讓液態硅滲入金剛石坯料。在加熱的過程中,金剛石顆粒表面會形成化學性質與石墨類似的碳層。這種碳層不但與金剛石微粒聯成一體,而且還能與液態硅發生反應,生成碳化硅。在經過進一步塑形后,尺寸更大、外形復雜的金剛石質零件便可以“出爐”了。
據俄專家介紹,經新工藝合成的金剛石質零件表面堅硬,內部結構完整堅固。當遇到外力時,這種零件的內部不會產生應力。此外,零件原料的良好導熱性可促使零件適應溫度變化劇烈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