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黑龍江日報6月16日訊俗稱“黑金”的石墨在今夏攪熱了黑龍江。15日,來自全國210多家企業和行業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匯聚哈爾濱,共同慶祝中國石墨產業發展聯盟大會暨黑龍江省石墨產業推介...
黑龍江日報6月16日訊 俗稱“黑金”的石墨在今夏攪熱了黑龍江。15日,來自全國210多家企業和行業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匯聚哈爾濱,共同慶祝中國石墨產業發展聯盟大會暨黑龍江省石墨產業推介合作大會舉行。
“我們要搭建平臺,交流技術信息,培養石墨產業人才,為向往新興產業的資金尋找出路。”中國石墨產業發展聯盟首任理事長賀雪琴的話預示著,產業聯盟的成立讓中國石墨產業從此跨入了礦產開發、技術攻關、精深加工和資本融合延伸上下游產業鏈的新階段,也開啟了黑龍江作為石墨資源大省從此跨入了加快產業化發展步伐的新階段。

從橫向集合到縱向鏈接
這是中國石墨產業界的盛會。身為黑龍江石墨產業協會秘書長的陳育群在國內石墨產業界很有名氣,如今他已經升級為中國石墨產業發展聯盟秘書長。他說:“國家工信部看中了我們省內豐富的石墨資源,還有省委、省政府對石墨產業的高度重視,所以才愿意讓黑龍江牽頭來尋找具有潛力、愿意創新的石墨企業來共同成立中國石墨產業發展聯盟。此前,中國是沒有國家級的石墨行業協會的。”
石墨被稱為“百變元素”,有著極為廣泛的用途。全世界石墨總儲量約20億噸,石墨中作為提取高純石墨最佳的晶質石墨儲量更為稀缺,全世界晶質石墨約8億噸,而中國晶質石墨保有儲量4.73億噸,黑龍江作為中國石墨資源最豐富的省份,晶質石墨保有儲量1.16億噸。黑龍江省石墨儲量更多,約占全國的2/3左右,占世界的1/3左右。
作為石墨大國,我國早就應該成立一個國家級的產業聯盟。省工信委主任聶云凌告訴記者,成立中國石墨產業發展聯盟為進一步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石墨資源、加快石墨材料產業化進程和構建完善石墨上下游產業鏈,拓寬石墨上下游技術合作、產品試制、應用示范及市場推廣渠道,搭建信息交流和共享平臺,縮短下游產業所需的石墨材料研制開發、投入使用、進入市場周期,對于整個產業的發展可謂大有益處。
“以前的‘聚會’大多集中在同類行業中,現在是縱向的,是產業鏈式的。”陳育群用儲能材料產業鏈舉例說,現在要聚合從采選、提純、加工球形石墨、負極材料到電動車的全套產業鏈條,增強產業鏈互動,更加合理地建立協作。
老產業嫁接新技術
“石墨精粉每噸3000元,球形石墨每噸升值到1.2萬元,做成負極材料每噸2~10萬元……”當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忠范講述石墨產業發展的未來時,翻倍升值的前景在企業家心里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石墨是礦產,是傳統產業。但是這個傳統產業卻因為新技術的發展成為材料科學領域的大熱門。”劉忠范說,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石墨產業還有很大差距。但是因為新技術的出現,或許給了中國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劉忠范口中的新機會就是如今新材料領域中人人都在熱議的“石墨烯”。媒體甚至將之表述為“石墨烯時代顛覆硅時代”“石墨時代顛覆石油時代”。
在今年舉行的第4屆新博會上,雞西、鶴崗都在石墨烯上大做文章——“中國石墨之都,點燃世界烯望”“烯望時刻”。“鱗片石墨每噸才1000元,而石墨烯論克銷售,質量好的每克1000元。”劉忠范已經和投資在哈爾濱的貝特瑞進行了合作,“我們要利用這個聯盟團結在一起,不僅利用好自己的團隊還要利用外面的技術,走出一條后來居上的路徑。”
在我省已經出爐的石墨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提出,要重點打造儲能材料產業鏈、密封材料產業鏈、超硬材料產業鏈、石墨烯材料產業鏈、傳導材料產業鏈五大精深加工產業鏈。
作為石墨產業的老專家陳育群對記者解釋說:“石墨烯是石墨行業的一個分支。整個石墨產業的前景是巨大的,不能只盯著一條路。我們省要一方面扎實地做好石墨的研究,一方面做好石墨烯的發展。畢竟石墨是基礎材料,研究不能舍棄。”
做好產業鏈挖掘“黑金”
據統計,到2015年末全省共有石墨采選及加工企業72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2家。在雞西市恒山區、麻山區,鶴崗市蘿北縣,哈爾濱市設立了4個石墨產業園區,主要石墨制品包括高純石墨、球形石墨、膨脹石墨等以原材料為主的初級產品,同時也有少量生產電池負極材料、人造金剛石、石墨電極等深加工產品。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省力爭石墨產業年產值達到200億元。
“2015年,我省石墨產業產值僅為25億元,想要完成“十三五”規劃是很有難度的。”盡管如此陳育群還是抱有非常樂觀的態度,石墨每一次加工“變形”后,價值提升至少幾倍。所以只要扎實地做好一條產業鏈,完成千億產值不是夢。“雖然現實殘酷,但還是要心有夢想。”陳育群再次用儲能材料產業鏈舉例說,國家提出2020年電動汽車數量占所有交通車輛10%的發展目標,預計僅動力電池所需負極材料將達到15萬噸,市場容量將達到500億元。黑龍江具備生產儲能材料的上游產業基礎,現有9家企業年產上游產品球形石墨約7.5萬噸,約占國內產能的50%,但負極材料產能僅0.8萬噸,約占國內的8%。下一步我們就是要依托骨干企業把球形石墨產能提高到年產20萬噸,負極材料產能提高到10萬噸,并逐步延伸至鋰電池終端產品。
此條產業鏈已經模型初現。這次聯盟大會上當選第一任理事長的賀雪琴就是中國寶安貝特瑞公司的董事長。這家以生產負極材料聞名世界的公司,近些年來,因為看中了龍江的石墨資源,從深圳北上哈爾濱、雞西投資建廠。早在2010年,貝特瑞的負極材料出貨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賀雪琴當選為第一任理事長就是因為‘南北混血’的身份,我們希望通過這樣具有科研實力的企業帶領我省石墨企業走向精深,挖掘‘黑金’。”陳育群說,黑龍江的四大煤城都有石墨礦藏,這確實是煤城轉型升級的好機會,而這一次絕不能只賣“原字號”,我們要走向精深,點墨成金。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將建哈爾濱石墨研發及高端產品中心
6月15日,第四屆新博會和第二十七屆哈洽會舉行中國石墨產業發展聯盟成立大會暨黑龍江省石墨產業推介合作大會。中國石墨產業發展聯盟共有112家成員單位,其中黑龍江省內成員單位83家。聯盟落戶哈爾濱后將承接相關服務職能,為行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協調聯盟成員互利合作,加強與政府間聯系溝通,促進提升中國石墨產業國際地位和話語權。
在國家工信部決定籌建中國石墨產業發展聯盟后,我省多次向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匯報爭取,從石墨資源、產業基礎、技術研發、發展環境等多個方面, 介紹我省承擔聯盟組建工作的有利條件和優勢,并邀請原材料司領導到我省實地考察調研。2015年8月,工信部正式批復,支持黑龍江省工信委籌建中國石墨產 業發展聯盟。
據介紹,未來我省將以拉長精深加工產業鏈為重點,全力打造“兩大基地和一個中心”戰略,即打造“鶴崗、雞西兩大石墨生產加工基地”和建立“哈爾 濱石墨研發及高端產品制造中心”,優先發展具備一定產業基礎和優勢的五大石墨精深加工產業鏈,即儲能材料產業鏈、密封材料產業鏈、超硬材料產業鏈、石墨烯 材料產業鏈和傳導材料產業鏈。此外,還將重點支持發展石墨耐火材料產業鏈、防腐防輻射材料產業鏈、凈化篩分材料產業鏈。到2020年,力爭全省石墨產業年 產值達到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