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軍工央企集團迎來新成員。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航發)在5月的最后一天悄然成立,正式成為國內第十二家軍工集團。工商登記信息顯示,中國航發注冊地址為北京市海淀區藍靛廠南路...
軍工央企集團迎來新成員。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航發)在5月的最后一天悄然成立,正式成為國內第十二家軍工集團。工商登記信息顯示,中國航發注冊地址為北京市海淀區藍靛廠南路5號,注冊資本500億元;同期,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航工業)注冊資本為640億元。

北京市海淀區政府網站消息顯示,中國航發是國務院批復設立的國有控股商業類軍工集團公司,下屬企業包括中航工業所屬從事航空發動機及相關業務的46家企事業單位(在京單位九家)。
中國航發經營范圍包括,軍民用飛行器動力裝置、第二動力裝置、燃氣輪機、航空發動機技術衍生等產品的設計、研制、生產、銷售;飛機、發動機、直升機及其他國防科技工業和民用領域先進材料的研制等。
航空發動機的研發過程涉及眾多技術領域,需要多門類的專業支撐,被譽為工業之花——“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由于技術門檻高、風險大、投入多、周期長,世界上只有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有能力專屬研發生產產品。組建中國航發,是為了響應國務院實施“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重大專項所做出的戰略部署。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列入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中。報告提出,要實施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重大項目,加大國防科研和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建設力度。今年2月25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工信部今年的一個重點任務是啟動實施飛機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重大專項。
去年國慶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原屬中航工業的三家上市公司中航動力(600893.SH)、中航動控(000738.SZ)、成發科技(600391.SH)集體停牌,公司實際控制人擬發生變更,即將組建中國航發的消息逐漸升溫。
今年3月2日晚間,上述三家公司同時發布公告,宣布了擬成立的中國航發董事長、黨組書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的任命。中國航發的組建進入實質性階段,也將成為三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除了當時已經公布的曹建國任中國航發董事長、黨組書記,李方勇任中國航發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以外,中國航發先后公布了外部董事和副總經理、總會計師、黨組副書記等集團領導人選。
知情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中國航發遲遲未正式組建的原因之一在于新任領導需要摸清新家底,特別是對低效的虧損成員單位,要挖出虧損源頭,避免正式組建后,帶來更大虧損。
5月23日,中國航發召開了專題會議,部署集團公司投資項目清理及虧損企業整治工作。會上宣布了中國航發股權投資項目清理方案,對集團公司2016年投資清理和扭虧減虧計劃進行了具體安排。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航發高層的重要公開活動中,均有中航發動機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航工業發動機)負責人參與,這也意味著中國航發納入中航工業發動機資產的可能性較大。
中航工業發動機原為中航工業全資子公司,公司總資產1027億元,下屬20多家成員單位和子公司,控股上述三家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發動機主機、科研、傳動以及控制等。
據一位知情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中航工業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621所)可能一并劃轉至中國航發;不過,此前同樣公告過實際控制人擬變更的中航重機(600765.SH)將不再進行劃轉,仍保留在中航工業內部。
工商登記信息透露的另外一項重要信息是,中國航發為國有控股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法人股東包括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商飛)、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國資委)和中航工業。海淀區網站已公布北京市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入資100億元,占股20%,其余三家法人股東的入股比例尚未得知。
不同于大部分央企是國資委作為單獨出資人,中國航發的股東相對分散。“引入中國商飛和中航工業,是因為兩家和中國航發有業務聯系”,一位機構分析人士說,中航重機主營業務為鍛鑄造,其鍛鑄造產品一半供給發動機制造、一半則供給飛機制造。另外,中國商飛是國產大飛機C919和支線客機ARJ21的主要研制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