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月27日,春意漸濃,連結鄭州與開封兩地的馬拉松比賽即將開跑。“此次鄭開馬拉松比賽參賽人數破紀錄地達到4.9萬人,國內參賽人數。”鄭開馬拉松創始人劉斌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鄭開...
3月27日,春意漸濃,連結鄭州與開封兩地的馬拉松比賽即將開跑。“此次鄭開馬拉松比賽參賽人數破紀錄地達到4.9萬人,國內參賽人數。”鄭開馬拉松創始人劉斌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鄭開馬拉松舉辦至今已有十年。
尤為矚目的是,此次鄭開馬拉松比賽的獎品將是鉆石獎牌。“鉆石象征愛情的永恒,契合此次馬拉松比賽‘十年有愛’的主題,也給比賽增添了一絲浪漫色彩。”劉斌表示。
鉆石獎牌的打造方、馬拉松比賽的贊助方之一正是豫金剛石,這將是公司產業升級、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的重要嘗試。
2010年,豫金剛石在創業板上市,主營人造金剛石及其原輔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人造金剛石設備的研發。上市當年實現凈利潤7598萬,較上年增長44.8%。次年利潤再創新高,達到1.4億,增長86.4%。
然而,受制于產品毛利率下滑、市場競爭環境激烈以及宏觀經濟不景氣等因素,豫金剛石的利潤自2012年開始逐步下滑,并在2014年達到頂峰,當年僅實現凈利潤6130萬,較上年減少34.9%。
豫金剛石副總經理張凱告訴記者,“公司進行產品結構調整以及拓寬產業鏈條勢在必行。傳統工業產品不景氣,在消費品領域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十分必要。”
2015年,產品結構調整及轉型升級的結果初顯,據業績快報顯示,2015年豫金剛石的利潤將達到1.02億,較上年增長67.2%。
“其中的大金剛石單晶項目是新的利潤增長點,也是公司首次生產面向老百姓的消費品,未來還將在這一塊做更多嘗試。”張凱說。
談及與鄭開馬拉松的合作,張凱說,“馬拉松比賽的活動較為大眾,也契合公司希望借由技術,讓鉆石作為一種消費品更為平價,走入千家萬戶的理念。”

張凱:首先,我們一直關注馬拉松比賽。公司2004年左右成立,2010年上市借助資本市場迅速發展起來。員工的年齡結構呈現年輕化特點,比較喜歡集體性戶外活動,包括馬拉松這種承載著積極向上、追求健康生活態度的比賽。
其次,公司目前在做鉆石消費品,比如人工合成鉆石已進入消費品市場,想通過這次活動提升品牌,宣傳產品等。馬拉松是人人都可參與的大眾活動,代表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也比較符合公司的價值觀。
最后,以前公司的產品主要以工業品為主,很少做市場化營銷活動。但目前公司在轉型,要進入消費領域,所以理念要變,這次活動是我們的重要嘗試,完全沒考慮收益,主要是出于打造品牌的考慮。
《21世紀》:和鄭開馬拉松組委會是如何接觸的?除了鉆石獎牌外,公司還將參與馬拉松比賽的哪些方面?
張凱:與鄭開馬拉松合作是一拍即合。這次馬拉松的主題定位為“十年有愛”,鉆石寓意愛情,而我們正好以技術優勢制作鉆石獎牌,也可借此提升公司品牌。另外,雙方同屬一個地域,且鄭開馬拉松已舉辦十年,組委會有十分成熟的操作經驗。
《21世紀》:公司2014年開始拓展消費品領域的產品線,出于什么考慮?
張凱:首先是技術瓶頸突破了。以前由于技術達不到,人造鉆石只能做粉末狀的,做不了大顆粒,因此也無法生產出面向消費領域的產品。技術突破之后,產品實現顆粒狀生產,才有機會介入消費市場。
很重要的原因是,宏觀經濟不景氣,工業品的毛利率一直在降,比前幾年要弱很多。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就要考慮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目前,公司生產的工業品毛利率大概30%,而可作為消費品的金剛石大單晶毛利率能達到60%多,高了一倍。
《21世紀》:未來公司如何打開人造鉆石消費品市場?整體發展有什么戰略?
張凱:目前人造鉆石消費品的生產環節已經實現規模化,后續可能在消費通道上要加速布局,下一步可能會與一些消費通道進行合作,包括進行資本運作,把產品產業鏈向下游延伸,未來工業品和消費品都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