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多地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建設,上市公司也陸續披露重要合同簽訂、重大項目中標的相關公告。
沖刺一季度“開門紅”,上市公司頻簽大單。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3月13日記者發稿,A股公司已發布240多條公司或控股子公司中標項目相關公告,主要集中在電力、風電、軌道交通、環保等領域,同時,數字經濟、新能源等產業鏈上下游中標訂單有序簽訂。
對此,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從側面說明經濟回暖帶動需求上升,有利于企業更好拓業展業,帶動營收和利潤上升,進一步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同時,這也向市場釋放了積極信號,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
從年內上市公司中標項目類型來看,基建、新能源項目居多,同時,算力服務、智能柜員機、專用通信系統設備及服務、提升城市信息安全系統項目等數字經濟領域的項目也相繼涌現。
梁斯表示:“基建投資是支持經濟穩健發展的重要支柱,新能源行業是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項目的持續落地有望帶動行業投資進一步提速,同時也有助于吸引和撬動更多資金同步進入。”
“通過上市公司披露的中標項目類型可以看出,在科技創新、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和民生等領域的項目對于提升相關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以及實現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所提到的‘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政策取向具有重要的意義。”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特約研究員田惠敏補充說。
由于中標項目投資額大,對公司業績突破帶動作用也較大。例如,長高電新表示,本次四個全資子公司中標金額合計人民幣26557.35萬元,占公司2022年經審計合并營業收入的21.72%。簽署正式合同后,其合同的履行預計將對公司2024年及以后年度的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據華創證券統計,長高電新在2020年至2023年國網輸變電項目(一般每年6個批次)平均單次中標金額分別為0.43億元、0.92億元、1.42億元、1.84億元,公司近幾年在國網總部輸變電項目招標單次中標金額創新高。
在梁斯看來,《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的重點任務進行了全面部署,宏觀調控政策將繼續發力,重點領域也將持續獲益,繼而推動經濟動能持續釋放,從而挖掘更多業務增長點。
與此同時,多家公司聚焦核心主業簽訂上億元銷售訂單。《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上市公司公告發現,3月1日至3月13日,A股已有43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標項目相關公告,涉及軌道交通、環保、風力發電等領域的項目。
例如,華東重機3月12日公告稱,公司近期中標和簽署了多個境內外智能化港口裝卸設備項目,總金額折合人民幣約為14億元。“本次中標及合同的簽署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公司在境內外智能化港口裝卸設備的市場占有率,提升公司高端裝備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和公司持續經營能力。”華東重機表示。
對此,田惠敏表示:“擴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新能源產業鏈項目建設、算力中心等數字經濟項目建設,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的局面,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起到重點支持經濟社會薄弱領域補短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