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涂附磨具分會秘書長王明遠目前我國正處于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中,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全球科技創新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和特征。中國涂附磨具自上世紀80...
目前我國正處于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中,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全球科技創新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和特征。中國涂附磨具自上世紀80年代第二砂輪廠引進第一條寬砂帶生產線至今,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成績斐然。行業同仁走過了一條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克隆模仿→技術合作→自主研發→優化組合→貿易促進之路,實現了快步擴張、跨越式發展。一、中國涂附磨具的發展現狀
1、涂附磨具年產量與產值
根據涂附磨具分會規模以上企業統計,2014年,中國涂附磨具總產量達到4.82億㎡,如果加上未進入統計的眾多制品企業,產量將超過6億㎡,約占全球40%。涂附磨具總產值達到59.47億元人民幣,如果加上未進入統計的眾多制品企業,產值將超過90億元人民幣,約占全球1/8。世界涂附磨具總產值約702億人民幣,北美占200億元,歐洲占152億元,亞洲占200億元,其它地區占150億元。
2014年,涂附磨具年產量超過1000萬㎡的有14家,前五名是:湖北玉立砂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鋒芒復合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江蘇三菱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常州市金牛研磨有限公司、淄博四砂泰山砂布砂紙有限公司。
涂附磨具年產值超過1億元的16家,前三名是:江蘇三菱磨料磨具有限公司、湖北玉立砂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鋒芒復合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砂布產品的前三名是江蘇三菱磨料磨具有限公司、湖北玉立砂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鋒芒復合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砂紙產品的前三名是東莞金太陽研磨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四砂泰山砂布砂紙有限公司、江蘇鋒芒復合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涂附磨具企業與生產線
據涂附磨具分會大略統計和估算,截至2014年底,中國涂附磨具制造企業,即涂附磨具大卷生產廠家約57家,包括約110條生產線,集中在幾個主要地區,其中:河南15家、江蘇11家、廣東9家等、湖北6家、山東6家等。但只有大約有2/3的生產線處于運行或斷續運行狀態,明顯表現為供大于求。
截至2014年底,涂附磨具制品企業約近1000家。據不完全統計,砂帶轉換線約為400條,百頁片自動擺片機約為400臺,估計市場容量為600臺,按每臺每天6000片計算,日產量達到360萬片,另外還有部分手工制作的。
截至2014年底,中國涂附磨具行業從業人數達近8萬人。
3、涂附磨具產品
中國涂附磨具產品,經過改革開放后,特別是本世紀以來的飛速發展,已經由單一品種向多元化、專業化、精細化產品發展。目前涉及加工金屬、不銹鋼、不銹鋼拉絲、鈦合金、中纖板、石材、玻璃、電路板、手機電腦觸摸屏、發動機曲軸、葉片、精密數控磨床等等的專用砂帶和涂附磨具產品都有生產,其中大部分已經取代或部分取代進口產品。
代表企業及產品有:
湖北玉立、廣東小太陽、蘇州遠東、新沂張氏等的磨中纖板砂帶,對德國VSM、韓國產品形成很大沖擊;
廣東小太陽、許昌銀星納米等的柔軟布基產品,對韓國高麗產品形成沖擊,使最初的每平方米40多元,到現在的十幾元;
白鴿磨料磨具、蘇州遠東等的鋯剛玉砂帶,對日本、韓國高麗產品都有沖擊;
江蘇鋒芒的磨印刷電路板砂帶,對日本產品形成很大沖擊;
白鴿磨料磨具、湖北玉立、登封嵩山特材的堆積磨料砂帶,對德國VSM、韓國產品形成很大沖擊;
東莞金太陽的聚酯薄膜產品,對美國3M產品形成很大沖擊;
鄭州佳研、東莞鼎碩、湖北玉立的無紡布產品,對美國3M產品形成很大沖擊;
杭州思達、東莞金太陽、淄博四砂泰山、淄博理研泰山的干磨砂紙,對日本富士星產品沖擊很大,過去2.5元/張,現在大概只有1.5元/張;
惠州瑞豐、江蘇鋒芒的浸漬型耐水砂紙,對日本雙頭鷹、德國勇士產品形成很大沖擊。
另外,常州金牛、江蘇三菱的百頁片專用布,江蘇三菱的不銹鋼拉絲產品,河南利寶龍的頁輪專用布,河南王牌的磨金屬產品,廣州三研的美容砂紙等都有很強的競爭力。
在創新方面:有鄭州瑞特的金剛石砂帶,湖北玉立的菱形砂帶,河南王牌的條形砂帶,白鴿磨料磨具、湖北玉立、登封嵩山特材的堆積磨料砂帶,蘇州遠東、淄博理研泰山的陶瓷磨料砂帶,四川固銳的拉絨一體砂布,西安德賽的無機高分子植入法印刷砂帶,新沂張氏的軟木精磨砂帶等都表現出極強的生命力,代表著行業發展的方向。
超長壽命砂帶的開發應用將為砂帶磨床的自動化創造更好的條件,發揮巨大的作用。
4、涂附磨具原材料
涂附磨具原材料包括:磨料、基材、粘結劑等,也從初期的品種單一向細分、定制、專用和多元化磨料發展。
在磨料方面:初期單一的棕剛玉、碳化硅品種已經向多元化、專用磨料發展,目前已投入生產的有煅燒磨料、鍍衣磨料、單晶剛玉、半脆剛玉、鋯剛玉、堆積磨料、陶瓷磨料、稀土鋯乙鈦等。
代表企業和產品有:
伊川東風、禹州銀星的煅燒磨料、鍍衣磨料很有特色;
白鴿磨料磨具引進3M精英,生產的40鋯剛玉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白鴿磨料磨具、登封嵩山特材的堆積磨料;
西峽正弘的單晶剛玉;
河南豫新的高堆密黑碳化硅;
蘇州雅寶的半脆剛玉;
淄博四砂泰山、蘇州遠東、登封嵩山特材的陶瓷磨料;
湖北天馬的稀土鋯乙鈦等。
在基材方面:多種紙基,鋼紙基;多種布基,包括純棉、混紡、聚酯布基,以及聚酯薄膜、無紡布基等有長足的進步與發展。
代表企業與產品有:
湖北海豐、連州連發等的牛皮紙、乳膠紙、砂帶紙;
鹽城開元、蕭山利達、駐馬店中天、武漢江南等的純棉、混紡、聚酯布基。
在粘結劑方面:已經從初期的產品單一,性能不穩定向產品品種細分、專用方向發展。
代表企業與產品有:
山東圣泉、廣東太爾等的酚醛樹脂,已經根據涂附磨具制造過程的不同要求、產品不同細分,包括布處理樹脂、底膠樹脂、復膠樹脂、柔軟布基產品樹脂、紙基產品樹脂、重負荷產品樹脂、超涂層樹脂又包括木材磨削用的抗靜電、防堵塞樹脂、金屬磨削用的耐高溫樹脂等。另外還有:淺色樹脂、特種堆積磨料重負荷樹脂、環保型樹脂、低氣味樹脂等。
西安德賽的無機高分子樹脂,具有無毒無味性能;
長沙繼興、浙江斯達博等的頁輪、百頁片樹脂等。
5、涂附磨具制造設備
涂附磨具制造設備已經由初期的引進,向自動化、多功能化、國產化方向發展,無論是原布處理設備、制造設備、砂帶轉換設備均在逐步升級,百頁片自動擺片機由進口每臺180—200萬元、降到現在國產每臺只有十幾萬元,而且已走出國門。
代表企業有:
江蘇無名機械,邵陽二紡機等的原布處理設備;
上海全全、上海航奮精密機床廠的制造線設備;
上海理工大的靜電植砂設備;
鄭州古太可、鄭州時效機械的砂帶轉換設備;
四川固銳、鄭州鉑豫、東莞譽達、上海譽洲、白鴿異型等的百頁片自動擺片機等。
6、砂帶檢測設備
目前在我國,規模以上的企業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檢測中心。
由涂附磨具分會策劃、蘇州蘇福馬機械有限公司制造的SDSY-50B型數控砂帶磨削試驗機已投入使用。李道育教授潛心研究數年,積累了大量的國內外資料,廣泛征求意見,終于設計制造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數控砂帶磨削機,做出了主要的貢獻。運行一年來,試驗機性能良好,其穩定性、準確性和實用性均達到了預期效果,正在為促進行業研發、標準制定、規范行業運行發揮作用。河南王牌砂布制造有限公司受益最大,他們利用試驗機進行磨削檢測,在開發兩項新產品:堆積磨料產品和條形砂帶產品中,通過測試曲線對比,少走了彎路。數控砂帶磨削試驗機今年已經訂出6臺:湖北玉立2臺,江蘇鋒芒1臺,河南王牌1臺,廣東太爾1臺,銀星納米1臺。這些企業具有遠見卓識,必將對企業的產品開發、技術創新起促進作用。但還有些企業在這方面認識不足,認為自己的產品市場銷售還不錯,不需要檢測。
數據化的時代要用數據來說話,你說產品好,有數據嗎?砂帶的磨削量、脫砂量、磨削壓力、速度等,產品適合哪一類磨削應用。簡易的磨削試驗不準確,誤差很大。明年協會要在制造企業推行標準化:砂帶要注明使用什么基材、何種粘接劑、磨料含量及粒度等多種數據,適合磨削哪一類產品,最佳速度是多少?要讓下游企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對行業進步才有推動作用。像我們平時買衣服、吃藥,都要知道各種含量是多少。而我們生產使用量很大的工業用品,怎么能不標識含量數據。只有按標準要求做,行業才能進步。
7、涂附磨具磨削應用
砂帶磨床目前已步入自動化、智能化、數據化時代,正在為行業發展發揮巨大的作用。其國內開發的代表性磨床有:開式砂帶軸向式內圓磨床;西氣東輸螺旋鋼管焊縫強力高效砂帶磨床;高檔異型水槽高效磨邊加工磨床;船用推進器調距漿型面砂帶磨床;航空發動機葉片七軸六聯動的高效精密砂帶磨床等。
20多年的發展,應用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不僅僅在技術層面上,在品牌建設、企業管理、經營理念、人才培養、企業文化方面也都有很大的進步。
代表企業有:重慶三磨海達,杭州祥生,蘇州蘇福馬(板材砂光機),青島木工機械等。
8、存在問題
盡管涂附磨具行業發展很快,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行業仍舊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
①產業結構不合理,低端產品過剩,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企業利潤低下。高端產品靠進口,2014年進口涂附磨具產品達2.5億美元。
低端拼價格,依舊沒有改變,在制品行業尤為突出。如百葉片過去可以賣到1.5元/片,現在只能賣到1元左右,只有幾分錢的利,砂帶轉換3-5元/㎡加工費;有些磨料企業也如此,不足百元/噸,類似搬運工。
有的企業老板無奈感嘆說:無聊無聊天天聊,難過難過月月過。辛辛苦苦干一年,利潤薄得像刀片。
沒有利潤→沒有好的服務→沒有好的研發→沒有核心競爭力→將更加困難。
我們的企業必須走差異化道路,必須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準產品,走出自己的、不同于別人的路來,才會有出路。湖北玉立主動退出國內低端市場的競爭,盯住高端每年十幾個億的進口,每年拿下幾千萬,就是不小的市場。廣東三研堅持走高端路線,在美容美甲市場中闖出一條新路。
②產品質量仍然沒有解決穩定性差的問題。
好的產品,第一個衡量標準就是質量穩定。行業的質量問題,因素很多,關鍵是我們如何對待這個問題,從哪里入手解決。
我們有一家做砂紙的企業與英國公司有合作意向,經過檢測,質量完全滿足外方的要求。外方要求產品的單重、上砂量、粒度組成、磨削效果上下浮動不超過3%,并保持長期穩定。這個合同量很大,價格也很可觀,但是這個合同他們還是沒敢簽。
③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研發投入太少,高端產品與國外同類產品有較大差距。差距在哪里,每年十幾億的進口就是差距。
④環境保護存在較大問題。
30年粗放式增長,付出的代價是,犧牲資源,破壞環境與生態,老百姓賴以生存的空氣、水、食品都不安全,更沒有幸福可言。
我們行業依然是污染比較嚴重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料)處理仍然存在很大問題,不少工廠有害氣體(甲醛、粉塵)刺鼻辣眼,沒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大部分排放到了空氣中,對周圍環境、居民都產生很大的影響。一些企業不斷接到投訴,還有的企業不得不停產。
現在國家提倡綠色制造,我們應當向這方面努力。蘇州遠東、湖北玉立、淄博理研泰山、廣東太爾、濟南圣泉等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起了帶頭作用。
蘇州遠東投入資金1500萬元,將廢氣焚燒與導熱油系統有機地結合,年節約能源約4000噸標準煤,節約成本900多萬元。
湖北玉立投入資金600萬元,水砂紙油氣回收900噸/年,節約資金400萬元;投資180萬元建甲醛水解洗化器,改善車間環境。
理研泰山時刻把員工健康放在第一位,企業寧可少賺錢,也不能危害員工身體。在新生產線投產時,全自動廢氣凈化裝置也同時投入使用。
廣東太爾在原先零排放的基礎上,又在貼面紙車間的2條生產線,投資700多萬元配兩臺蓄熱式焚燒爐,采用DCS控制系統將廢氣廢水回收利用。
⑤磨削應用,特別是機械手等智能化的磨削工具還需大力開發。
現在有了百頁片自動擺片機,生產量大了,可磨削使用還是電動、風動工具,如何開發機器手來基本取代人工操作;
高鐵機車高強鋁合金焊點,現在都是人工打磨,如何實現自動打磨;
去年8月份,昆山中榮公司輪轂車間爆炸事故,就是使用百頁片干磨打磨,使鋁鎂合金粉塵超標發生爆炸,近百條鮮活的生命瞬間消失,教訓如此深刻啊!
我們走訪郟縣鑄鐵鍋行業,生產條件非常惡劣,工人載防毒面具。鐵鍋體鋁合金焊縫打磨依然是手工,實現自動打磨難度不大,設備制造企業還是大有可為的。
二、涂附磨具行業今后應注意的問題
1、要有危機意識
磨料磨具行業在制造業中是一個小行業,也是一個相對滯后的行業。面對信息化、數據化的時代,在不遠的將來 ,也許很快就要有一個較大革命化的變革。比如:
①傳統金屬切割被激光切割逐漸取代,傳統石材荒料切割逐漸被金剛石繩鋸代替;
②以車代磨,以銑代磨,數控銑床銑出來的東西像鏡子一樣,不需要打磨拋光,更多的磨具逐漸被刀具取代;
使用金剛石刀具,能有效地保證加工工件的工藝質量要求,在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方面,均起到了明顯的作用,現在正逐步取代傳統的磨具加工。
③拉絨一體化取代背絨紙基產品,磨削效果比背絨更好;
④磨盤一體化取代現有的百葉片產品,節約了大量砂布;
⑤木屑基體取代玻璃絲網蓋,強度也很高。
我們正處在一個顛覆的時代,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因此,行業同仁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石墨烯是一種可能具有顛覆性的新型材料,它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是目前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利用鋰電池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可把數小時的充電時間壓縮至不到一分鐘。從而也促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革新,充電幾分鐘可跑1000公里;做手機、電腦屏幕可以伸縮折疊;取代硅做處理器,可以使計算機快數萬倍;超輕超薄,可以做飛機材料,也可以做防彈衣。近來習近平參觀了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國家石墨烯研究院的華為與其合作的項目。
石墨烯是替代石油的另一種黑色黃金,我們將進入石墨烯+時代。圣泉集團圣養產品——生物質石墨烯內暖纖維及智能功能服飾,對我國提速健康產業升級,提升中國“智”造水平,打造新經濟增長極,具有示范意義。如果在涂附磨具基材中加入石墨烯,不僅具有柔軟、超薄,還有散熱、防靜電、防堵塞等,大家可以去探索。
2、打造新型產業生態鏈
時代在進步,靠一兩家企業單打獨斗的日子已經不適應當今形勢的發展,必須加強戰略聯盟,上下游共同研發,打造一條專業化、個性化、定制化的新型產業鏈,避免價格競爭。

轉型升級還不能僅停留在產品方向上的轉型升級,更重要的是思想觀念上的轉型升級,以及企業管理體系和人才建設的升級。企業品牌建設、企業管理、人才培養、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已經越來越多地受到業界重視,不少企業在這些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績和突破。
上海五子方就是3家企業的強強聯合,擯棄家族式的企業管理模式,我們要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整合資源,發揮各自所長,共謀發展。
3、敢為人先,加大研發與創新
必須克服拿來主義。
現在我們只靠簡單模仿,缺乏創新,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技術。一種技術多家使用,不僅不能促進行業進步,反而使惡性競爭加劇!
必須組建研發團隊。
市場調研必須找準方向,由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共同組成產品開發部,從調研市場,發現市場入手,然后提出方案、研發部實施、生產部組織生產、銷售團隊組織服務。我們要為用戶提供全套的磨削方案,小批量,多品種。要緊密結合國家重點、發展行業需求量大的。
比如:高強鋁合金、鈦合金、高強不銹鋼、藍寶石、LED、汽車表面處理、玻璃加工、寶石鋯鉆行業等。
汽車表面處理也有很大的市場,一輛汽車大約需要30元的砂布砂紙,十三五汽車產量大約2500萬輛,合7.5億元。
玻璃加工,主要是超薄玻璃的加工,如手機屏幕、電腦屏幕都需要拋光。
另外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在城市惠及民生的能源、物流、交通、道路、地下管網、醫療等等去尋找機遇和突破點。
必須以互聯網思維制定方案。
社交網絡的發展,正徹底改變客戶獲取產品信息、做出購買決策和獲取服務的方式。如果你認為你的企業和互聯網無關,那么三、五年后你所在的產業就會和你無關!
以互聯網+產品研發,設計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以互聯網+銷售隊伍,打造貼近用戶服務的團隊。
必須建好試驗室,要加大與舍得投入。
試驗室是研發和檢測的重要場所,行業里有些企業實驗室建的不錯,淄博理研泰山、廣東小太陽、湖北玉立、江蘇三菱、山東圣泉、廣東太爾等都很好。河南王牌后來居上,投資500萬元組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受益匪淺。但與國外企業相比,我們的差距還不小。主要問題看起來是投入不足,實際上是認識不足,企業老板可以花錢買豪車、裝修豪華辦公室,認為這是形象,是身份、實力的象征。其實做好產品才是最好的形象,做強企業才是最大的實力。
我們訪問過國外一家年產值10億歐元的磨具企業,辦公室、會議室都很簡單,但實驗室卻很豪華,各種儀器應有盡有。
必須注重人才培養。
實用主義不注重培養人才,事實上,與國外相比差距不在設備、技術,而在于人的素質上。
要加強學習:向國外學習、向同行學習、向同事學習。
現在行業學習氣氛不濃,不僅本行業,全國皆如此。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人們對金錢和權力的崇拜與追求,大大的超過了對知識的渴望,讀書成了奢侈品。現在又增加了低頭族,大人小孩都在玩微信,拆拆紅包打打游戲,讀書學習寥寥無幾。
現在已進入數字化、信息化時代,經濟發展已從粗放型到集約型轉變。因此,原來的一套已經行不通,必須加強學習。首富巴菲特、比爾蓋茨每天都保持幾個小時的讀書時間,德國、日本、法國、俄羅斯人均年讀書量都很高。諾大的中國,人均年讀書排在100多個國家倒數幾名。這是民族的悲哀,國家的悲哀。據有關統計,俄羅斯人均年讀書55本、日本40本、韓國7本、中國人0.7本。我們號召全行業的企業家、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銷售人員、普通員工都要重視學習。
要認識一條規律:學習——思考——定位——市場;產品——研發——生產——宣傳——銷售——服務。哪一個環節都離不開知識與學習。
要加強人員培訓,重點是技術培訓。
為了提高行業人員的專業水平,今年6月中旬,涂附磨具分會與河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舉辦了一期涂附磨具專業知識培訓班,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技術培訓工作,有些企業重視,有些企業不夠重視。許多事情我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培訓還是很有必要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通過學習,才能增長知識,受到啟發。
我們對技術的理解也不足:有的認為技術就是先進的設備+工藝,不重視全面的消化和全員的掌握。
有家企業花750萬買套設備,但不舍得花40萬培訓費,結果操作不當,損壞了設備,又花了50萬維修,照樣還得花錢培訓。
有的人說:日本是80分的裝備×95分的技術=76分的實效;而中國是90分的裝備×35分的技術=31.5分的實效。
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少走彎路。
在選好人才方面,要注重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必須注重引導、克服浮躁、耐住寂寞、潛心鉆研。
在研發的同時要克服浮躁、耐得住寂寞,掌握科學方法,潛心鉆研。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倫理觀都受到很大的沖擊。
女科學家屠呦呦潛心研究多年,由于在治療瘧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獎金500萬元。有人說,500萬在北京還買不到半套房子,而黃曉明舉辦了一場婚禮就花了2個多億。所以這對年輕人的觀念有很大的影響。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黃曉明,我們還是要安心于本職工作,搞研發要能吃大苦,能耐得寂寞。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迷茫;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苦苦追求;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大徹大悟,豁然開朗。做學問如此,搞科研也是如此。
4、構建綠色制造業
剛才朱森第前輩講到先進制造業,說先進制造業是綠色制造,是遵循自然規律的發展,是綠水青山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去新西蘭,一顆鑲嵌在南太平洋的璀璨明珠,氣候宜人,風景優美。蔚藍的天空,湛藍的大海,青青的牧場,悠然的牛羊,沒有豪邁之詞,不知什么是PM2.5,國土面積27萬平方公里,人口400萬,但創造奶制品世界第一,羊毛出口第二,豬、牛、羊肉第二,福利高,生活悠閑,沒有壓力,失業養老,看病不花錢。
我們必須加強環保意識,為子孫后代著想。建議制造企業不要再自己生產樹脂了,量又小,環保問題又解決不了,成本相對也比較高。樹脂粘結劑還是要專業的廠家來做,他們既可以規模化生產,也可為專業化需求量身定做,在環保方面會做的好一些。
5、發揚工匠精神
我們要從商人精神轉變為工匠精神。從商人企業家轉變為工匠企業家。
互聯網時代,仍需要工匠精神,制造強國更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嚴謹、精細、執著、認真、專注、專業、精益求精,不急躁,不急功近利。
日本150年以上的企業有21666家,中國只有5家:六必居、張小泉、陳李濟、同仁堂、王老吉。過去中國追求大干快上,立竿見影,好大喜功。
作為擁有百年企業最多的國家,日本式管理有一個絕招,那就是用精益求精的態度,把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代代相傳。這種精神其實就是“工匠精神”。
我們與先進國家的差距至少在50—100年,不是差在科學技術上,而是在人的素質上。表面上看上去很簡單的事情,你根本就學不會。比如車間每天拖地10遍,在日本人家就不打折扣,人家每天都能拖10遍,以保證產品質量。我們能不能做到呢?可能頭三天能做到,根本堅持不了,這就是素質上的差別。
中國制造業要做大做強,企業家必須完成從商人精神轉變為工匠精神,從商人企業家轉變為工匠企業家。這樣才有望實現百年企業,百年品牌。請大家牢記,在互聯網時代,商品的競爭不在市場,也不在工廠,而在消費者的心中。
今天很困難、明天也許更困難、后天一定很美好,因為這是社會與歷史的發展規律。
(根據論壇演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