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經濟日報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研究中心和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聯合發布的中經有色金屬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2015年上半年,有色金屬產業月度景氣指數持續...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經濟日報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研究中心和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聯合發布的中經有色金屬產業景氣指數報告顯示,2015年上半年,有色金屬產業月度景氣指數持續走高,已經從1月份的44.9增至6月份的55.7,并且已經從1季度的“偏冷”區域回升至2季度的“正常”區域,顯示出我國有色行業整體呈現平穩運行態勢,有持續企穩的跡象。2015年上半年,我國鎢鉬行業整體運行與有色金屬產業景氣指數走勢相比,其表現仍顯疲弱,尚在持續探底中低迷運行。
一、行業投資和企業生產積極性均受壓下降,是我國鎢鉬行業疲軟的直接表現
1-5月份,我國鎢鉬礦采選固定資產投資額以及鎢鉬冶煉固定資產投資額分別出現33.86%和23.65%的同比下降,稀有稀土金屬壓延加工固定資產投資額更是同比大降61.87%,而去年同期此三個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分別出現了20.17%、69.11% 和18.87%的同比增長,可見行業投資大為萎縮。在市場長期疲態的背景下,下游深加工項目不僅投資大,周期長,而且收益難有保障,極大地打擊了行業投資熱情,鎢鉬產業結構向高質量、高性能、高附加值深加工產品有效延伸的步伐進一步放慢。而且,受鎢鉬精礦價格跌破大部分企業生產成本的影響,不僅礦山項目投資額大幅萎縮,企業生產積極性也大受影響。據統計,2015年上半年,我國鎢精礦產量約為2.94萬噸金屬量,同比下降2.4%;鉬精礦產量約為4.42萬噸金屬量,同比增長13.7%,但若去除黑龍江伊春鹿鳴鉬礦和河北豐寧鑫源兩個新項目帶來的產量增長,我國其他省區的鉬精礦產量于今年1-6月份出現了1.1%的同比下降,更多的中小型礦山進入停產狀態。當前,大型企業集團控制著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是我國鎢鉬行業的主要特征,在市場行情低迷的情況下,大量高成本的中小型礦山企業紛紛進入停產狀態,是造成我國鎢鉬精礦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大型企業集團的平穩生產則維持了全國總產量的相對穩定。
二、國內外市場需求雙雙同比下降,是造成我國鎢鉬行業疲軟的根本原因
自2015年1月1日起,國家商務部取消了鎢鉬產品出口配額限制及鉬出口資質管理,自2015年5月1日起,國家取消了鎢鉬等產品的出口關稅。但是,在國際市場鎢鉬需求不振以及鉬行業全球性供應過剩的大背景下,出口政策的變化并沒能刺激我國鎢鉬產品的出口,今年以來我國鎢鉬產品的出口量不增反降。2015年1-5月份,我國鎢出口量同比下降4.8%至7535噸金屬量;同期,我國鉬出口量則同比下降42.6%至3823噸金屬量。鎢鉬產品的進口量變化也反映出國內市場需求的極為不振以及國內外交投的極不活躍,2015年1-5月份,我國鎢、鉬產品進口量分別同比下降15.2%和39.6%至1283噸金屬量和2789噸金屬量。國內市場消費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國鎢消費量同比下降5%至1.78萬噸金屬量,鉬消費量同比下降6%至3.65萬噸金屬量。自2012年以來,我國鎢、鉬消費量的年均增速已經下降至3%以下,今年以來出現的同比下降顯示出我國鋼鐵行業、硬質合金行業等下游行業的深度調整。
三、鎢鉬行情持續下滑、企業效益大幅下降是我國鎢鉬行業疲軟運行的結果
上半年,我國黑鎢精礦平均價格8.08萬元/噸,同比下降28.2%;APT平均價格12.67萬元/噸,同比下降26.7%;同期我國鉬精礦平均價格同比下滑20.9%至1100元/噸度,鉬鐵平均價格同比下滑19.2%至7.7萬元/噸。今年以來,我國鎢鉬價格不斷創出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而且是不斷跌破業內人士的心理預期,當前市場價位已經低于絕大部分企業的生產成本。受此影響,我國鎢鉬行業經營效益大幅下降。2015年1-5月份,我國鎢鉬礦采選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下降7.96%和64.95%,利潤向礦山企業集中的態勢明顯改變;同時,鎢鉬冶煉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下降1.21%和21.21%,顯示出效益結構性差異明顯。
總之,2015年上半年我國鎢鉬行業運行的主要特點是:行業投資和企業生產積極性均受壓下降,國內外市場需求雙雙同比下降,鎢鉬行情持續下滑,企業效益大幅下降。未來幾個月,隨著中央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系列政策的細化落實,國內鎢鉬行業生產及消費保持相對穩定仍將是主旋律。生產方面,由于主要企業控制著大部分市場份額,我國鎢鉬產量不存在顯著下調的可能,而且鉬產量將因為新項目的逐步達產而增長;消費方面,由于鋼鐵和硬質合金等下游產業仍在深度調整之中,市場需求難有增長。所有這些都將導致我國鎢鉬行業于2015年下半年繼續低位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