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過去讀過通用電氣(GE)關于工業互聯網的白皮書和相關分析報道,又有機會直接聽到董事長伊斯梅爾在北京對這個自創概念的解讀,大致明白了其中的寓意。用伊斯梅爾自己的話說,所謂工業互聯網就...
過去讀過通用電氣(GE)關于工業互聯網的白皮書和相關分析報道,又有機會直接聽到董事長伊斯梅爾在北京對這個自創概念的解讀,大致明白了其中的寓意。用伊斯梅爾自己的話說,所謂工業互聯網就是“開放、全球化的網絡,將人、數據和機器連接起來。工業互聯網的目標是升級那些關鍵的工業領域。” “這是一個龐大的物理世界,由機器、設備、集群和網絡組成,能夠在更深的層面和連接能力、大數據、數字分析相結合。這就是工業互聯網革命。”
通用電氣可以算作全球工業設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在航空,鐵路,能源,醫療等行業的高端關鍵設備制造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產業地位。以這樣的江湖地位提出工業互聯網的概念,自然是深思熟慮,謀定而后動。一方面,網絡業這些年突飛猛進,已經突入了傳統產業的世襲領地,傳統產業枯守空城坐以待斃總不是辦法;另一方面,科技與技術的進步為傳統產業的大變革準備了充分條件,例如物聯網,云計算,WEB2.0,大數據等新浪潮紛至沓來,創新的外部環境已經成熟。
也許是出于大公司的穩健持重的本性,通用在宣介工業互聯網概念時采用了比較保守的方式。例如,以通用現有的產品和市場規模,只要引入工業互聯網,使相關設備的效率提高1%,十年下來就可以為各個產業節省數千億美元的開支。這就足以證明通用應該進軍工業互聯網。這樣的論證可以成為對基本型工業互聯網概念的闡述,問題是不太容易和已有的自動化控制,遠程控制和工業控制概念區分開來,有點像產業的自然進化。
通用進一步描繪了擴展型工業互聯網概念的內涵,即通過設備,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結合,促進更先進的設備和更完善的服務產生。以醫院所用的CT設備為例,如果通過互聯網平臺不僅掌握了設備運轉數據,而且掌握了病人的病患數據和醫生的診斷數據,那么就有機會生產更多專用設備,并將設備,病人和醫生有序的聯系在一起,提高設備使用率,病人診療率和醫生工作效率,并通過全面數據分析與個案比較相結合,提高診斷準確率。而這將有助于醫療費用的下降和醫療效果的提升。
通用還大致描述了創新型工業互聯網概念的理念,即通過平臺,網絡和數據的開放引入第三方創新者打造全新的服務和商業模式。例如,在醫療診斷網絡化實現以后,就有可能推出家庭級疾病診斷設備,診斷數據通過網絡上傳給醫生,并通過醫患互動做出建議或推薦專門醫院和醫生進行進一步診療。這將引發一個全新的家庭醫療服務行業和全新的醫療保險服務品種。當然,這需要公共平臺的建立和相關數據標準以及實施準則的確立才能夠實現,而政府應該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中立和促進的角色。
通用電氣能夠在此時提出工業互聯網的概念,體現出它對社會發展進程的敏銳性和自身轉型升級的進取心,但在這一概念的實現過程中必然還會充滿了風險和挑戰。不久前,通用投資10億美元收購了硅谷的一家專門從事工業設備數據化和網絡化的公司,就是為了彌補自身專業人才和能力不足的缺陷。但是,更大的風險和挑戰來自公司核心層是否真正意識到工業互聯網的革命性,堅決徹底地擺脫傳統設備制造商的習慣性思維方式和路徑依賴,自我革命甚至自我淘汰達到目標的完成。核心問題只有一個:在傳統架構上對互聯網的利用只是一個改良,做的好也只能獲取改良性的成果;在互聯網的架構上重造傳統產業是一個革命,做得好可以獲得超額的回報。前者容易,后者困難,如何取舍?
在人類社會走向信息化時代的歷史上,傳統企業率先提出革命性概念并占據有利的先發位置而結果是后來者居上的事例比比皆是。IBM曾是大型計算機業的龍頭,也看到個人計算機的戰略機會并一度領先,但最終讓微軟獲得了大部分收益。問題在于IBM還是把個人計算機看作是設備制造的機會,而微軟則是看作軟件的機會。AT&T曾是電信業老大,也看到互聯網的戰略機會并一度領先,但最終讓谷歌等網絡公司獲取了大部分收益。問題在于AT&T還是把互聯網看作是數據傳輸的機會,而互聯網公司則是看作數據服務的機會。諾基亞曾是手機業的龍頭,也看到所謂智能手機的機會并一度領先,但最終讓蘋果等公司獲取了大部分收益。問題在于諾基亞把智能手機看作是通訊終端,而蘋果則是看作數據終端。
一個概念也許自身成立,但不同人往往出于不同的立場,利益和角度得出不同的解讀和實踐,最后得到的結果也很不同。記得通用電氣前CEO韋爾奇在他的自傳中講過一個故事:通用當年在飛機發動機市場上占有壟斷性的市場份額。他問主管飛機發動機的人這個市場有多大,回答說一年幾百億美元。韋爾奇說那還有什么投資價值,需要重新定義這個市場,把相關培訓,零部件供應和融資服務都要算進來。這樣市場規模擴大到每年數千億,但通用的市場份額則降到了個位數。韋爾奇認為只有這樣才值得擴大投資。用他的話說就是,市場占有率達到壟斷地位的行業不值得繼續投資,需要重新定義市場,只有占有率只有1%的市場才值得一拼。
工業互聯網的概念是對傳統設備制造業的重新定義,潛在市場規模擴大十倍不止。在工業互聯網中,設備銷售仍然是商業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更重要的部分是依托設備展開的增值服務和創新服務。從賣設備為主變為賣服務為主對傳統設備制造產業公司來說是個痛苦漫長的過程。IBM花了近二十年市場才完成這一轉型,蘋果雖然獨領風騷一時,但至今仍在轉型的痛苦之中。通用把自己放在了重新創業的位置上。它能否取得成功,成為工業互聯網時代的通用,厘清概念是重要的第一步,但也僅僅是第一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