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砥礪奮進,厚積薄發。面對經濟新常態,鄭州市不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一批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崛起,正為中原龍頭積蓄出持續的后發優勢。數據為證——2014年全市汽車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
砥礪奮進,厚積薄發。面對經濟新常態,鄭州市不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一批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崛起,正為中原龍頭積蓄出持續的后發優勢。
數據為證——2014年全市汽車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醫藥四大戰略性產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447.3億元,占工業比重達到46.8%,戰略性產業比重首次超過高耗能產業4.6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明顯優化,鄭州工業發展迎來新拐點。
老牌優勢產業正在不斷迸發生機。今年3月21日,宇通生產的純電動客車亮相北京,擔負起“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年會”參會貴賓的接待任務,這是釣魚臺國賓館首次使用純電動汽車作為接待用車,也讓馳名中外的宇通客車再添殊榮。截至目前,宇通客車已率先成為國內乃至世界首個年產銷突破6萬輛的客車企業,國內首個累計銷量破萬輛的新能源客車企業。
與宇通同蜚聲業界的還有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正是由于中鐵盾構的奮力掘進,才使“洋品牌”在中國市場壟斷被攻克,高價位堅冰被打破。目前該企業年銷售額占國內市場三分之一,世界第一,一舉樹起“江湖老大地位”。
在中牟縣汽車產業集聚區,鄭州日產20萬輛擴能項目總裝車間內,一輛輛汽車正在安裝。圍繞培育超千億集群目標,該區已發展成為集研發、零部件生產、整車制造、后市場服務為一體的全汽車鏈示范區,去年,該區實現工業產值300億元,貿易業實現銷售額300億元。目前已入駐整車企業6家、零部件及服務業300多家。
新興產業催生鄭州工業新景象。就在3年前,鄭州的智能終端產業尚是一片空白。2011年底,富士康的進駐開啟了鄭州構建智能終端產業集群的序幕。3年后,智能終端產業從無到有,目前已引進正威、酷派、中興等89家手機整機及配套生產企業,如今,在鄭州航空港區生產的手機已占全球手機供貨量的八分之一。
汽車產業成長為工業的中流砥柱,智能手機締造出從零到強的產業神話,中鐵裝備、格力電器引領的裝備制造在全國嶄露頭角……鄭州市的戰略性產業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態勢不斷向前邁進。
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鄭州市戰略性產業、高技術產業占比繼續提高,增速加快,四大戰略性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5%,占工業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3.3個百分點;同時傳統支柱、高耗能行業占比繼續下降。
新常態下,鄭州已繪制出新型工業化發展路線圖,具體目標是:力爭經過3至6年的努力,建成全國領先的電子信息產業制造基地、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產業基地,國內知名、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汽車及裝備制造產業基地,世界“金剛石之都”,實現全市工業總量大幅躍升,產業結構深度調整。
“工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產生的效應有些已經顯現,有些則剛剛開始釋放。”鄭州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對鄭州來說,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蘊含的潛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