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鄭州高新區將堅持“企業至上、服務至上、效率至上”的理念,力爭3年從經濟總量上再造一個高新區,8年從城區規模上再造一個高新區,15年基本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生態型、獨具特色的科技新城區。
“自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以來,鄭州高新區連續4次被評為全國先進高新區,2009年被列入首批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試點。特別是在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鄭州高新區經濟仍然實現平穩較快增長,國內生產總值、一般預算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利用域外資金等4個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鄭州市各縣(市)區第一,高新技術產業抗風險能力強的特點得到充分顯示。”鄭州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廖義芝近日表示,鄭州高新區近年來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堅定不移地發展高端產業,堅定不移地實施“一區多園”戰略,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之路。
產業結構優 戰略性新興產業蓄勢待發
數據顯示,鄭州高新區內有各類企業3000余家,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近50家。其中,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占河南省的30%,占鄭州市的68%。
廖義芝表示,在產業結構上,鄭州高新區目前已形成包括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儀器儀表等四大支柱產業。
目前,鄭州高新區被確定為國家信息安全產品研發生產基地和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區內已聚集軟件企業200余家,集中河南省70%以上的骨干軟件企業,全部軟件企業銷售收入可占河南省軟件產業總收入的一半。此外,鄭州高新區還被確定為國家超硬材料產業基地、國家精密合金產業基地、國家鄭州生物高技術產業基地以及國家智能儀器儀表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更值得關注的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鄭州高新區蓄勢待發。在新能源產業上,園區內企業生產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和固態照明產品走在了河南前列。河南省內第一片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合格產品已于2009年8月底成功下線,總投資40億元的河南保綠能源500兆瓦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已開工建設;同時,投資20億元的固態照明產業化應用示范基地已開工建設,計劃用2-3年時間建成中部地區最大的新能源基地。
動漫創意產業已經聚集以小櫻桃公司為代表的25家動漫創意企業,10萬平方米的動漫產業基地即將開工建設。在信息通信產業建設上,總投資20億元的3G手機項目今年將開工建設,努力建成在中部地區具有重要影響的手機生產基地。
人文環境好 創新能力強
在人文環境上,無論是一流學校和科研機構,還是高端人才和孵化體系等方面,鄭州高新區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廖義芝表示,這里聚集著包括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工業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在內的河南頂尖學府,是全國56個國家高新區中為數不多的高校聚集區。園區內各類科研機構占河南省的1/3,其中有鄭州機械研究所、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中鋼集團鄭州金屬制品研究院等7個部屬研究院所,7個國家級工程中心。此外,這里還有150余個市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和各類檢測中心。
正是基于此,鄭州高新區高端科技人才云集。擁有各類科技人才近4萬人,其中博士2000多人,高級技術職稱人員6500余人,該市90%的院士在高新區,科技人才密度居全省之首,2009年7月被有關部門批準為河南惟一的“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此外,鄭州高新區還建成鄭州高新區創業中心、國家“863”中部軟件孵化器、河南省專利孵化轉移中心等3個國家級綜合孵化器,以及超硬材料孵化器等5個專業孵化器,已建成孵化面積36.2萬平方米。同時建成河南專利孵化轉移中心、國家專利技術(河南省)展示交易中心和國家專利產業化(河南)試點基地。其中,河南專利孵化轉移中心是我國第一家專利孵化器。
在創新成果上,鄭州高新區近3000個項目列入國家、省、市各類科技、產業計劃,實施科技成果轉化3000余項,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110余項,獲得授權專利1800余件,擁有在全國具有領先水平的自主創新產品近100種。
服務效能高 市場前景廣
近年來,鄭州高新區從政策支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服務效能提升等方面給予企業扶植和幫助。
2009年,鄭州高新區出臺一系列針對企業實現高增長、實施重大科技專項、上市、引進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和獎勵政策,最高獎勵達500萬元,全年管委會財政對近百家企業獎勵金額近4000萬元;同時,積極幫助企業申請資金支持,全年為企業爭取國家、省、市三級資金1.69億元。此外,園區對企業上市等方面獎勵在全國高新區中也名列前茅。2010年高新區將進一步鼓勵企業實施技術創新,不斷做強做大。
在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上,鄭州高新區管委會一期投資2300萬元的“鄭州高新信息港”即將投入使用,可為企業提供無線上網、數據庫、軟件測試等服務。同時,正在籌建動漫創意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三維掃描建模、非線性編輯等服務,生物醫藥等公共服務平臺也在抓緊籌備。
此外,在服務效能上,鄭州高新區上下“親商、富商、安商”的氛圍濃厚,形成了反應快速、科學高效的協調推進機制,包括聯審聯批、現場辦公、定期觀摩、跟蹤問效、督查督辦等制度,力爭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提供最優服務。如,實行管委領導分包重點企業和項目,對重大項目成立工程指揮部,確立每周一為企業服務日。
目前,鄭州高新區已經發展成為河南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高地。2010年是鄭州高新區確定的“項目攻堅年”,高新區將緊扣高端產業發展,調整產業結構,加速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著力抓項目打造戰略主導產業、抓園區打造高新產業聚集高地、抓上市打造企業幾何式增長力、抓自主創新打造區域科技創新優勢、抓城區改造打造宜居宜業現代城區,加快推進更好更快的科學跨越發展,力爭3年從經濟總量上再造一個高新區,8年從城區規模上再造一個高新區,15年基本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生態型、獨具特色的科技新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