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稱,騰訊準備入股大眾點評網。大眾點評網龐大的用戶群和每月35億的綜合瀏覽量是互聯網巨頭騰訊看上它的主要原因。目前,大眾點評網移動客戶端的用戶已達到9000萬。大眾點評網是一個生活資訊類網站,它讓用戶對餐館發表評論,并上傳菜品的照片,將用餐過程變成拍照過程。
英國《泰晤士報》2月18日報道稱,此事背后的商業考慮和謀略更為明顯。中國目前正經歷波瀾壯闊的金融革命。這場革命必將改變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貸款、儲蓄和消費模式。在大眾點評網的案例上,中國的銀行看到了其商業模式面臨的生存挑戰,國營鋼廠甚至看到了解決未來籌資問題的方法。
報道稱,騰訊的主要競爭對手阿里巴巴也在嘗試做同樣的事情。兩者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們的許多服務、尤其是在線零售和在線支付已轉移到手機應用程序上,這使整個商業前景變得更加光明。
報道認為,此舉似乎是為了誘惑普通人將其部分存款從銀行賬戶轉入由互聯網巨頭管理的單獨賬戶。
例如,在大眾點評網上選好一家餐館后,騰訊的微信用戶隨后就可以利用“AA收款”應用程序。在結賬時,通常是一個人(用現金或銀行卡)買單,其他人通過手機上的“AA收款”應用程序將他們應承擔的費用轉給那個人,錢則來自他們在微信上綁定的在線支付賬戶。
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和騰訊賬戶提供的利率,通常比銀行的存款利率高出幾個百分點。數千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已從中國的主流存款賬戶流出,進入大型在線運營商的手中。這就是金融革命的現狀。
據悉,多年來,中國的銀行在向普通存款人支付利息時一直是一成不變的,目前的一年期利率約為3.5%。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使其得以有效爭奪日益流向騰訊之類企業的資金。后者已迫使銀行實行靈活的利率。
報道稱,這一競爭產生的一個重要影響是國有企業無法再獲得廉價資本。廉價資本一度使國企成為私企的可怕競爭對手。如果北京允許這一做法存在更長時間,那么過去數十年來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規則將發生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