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三磨研究所)承擔的“河南省超硬材料產業鏈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服務平臺)和“精密超硬材料制品河南省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工程實驗室)項目,于20...
由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三磨研究所)承擔的“河南省超硬材料產業鏈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簡稱服務平臺)和“精密超硬材料制品河南省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工程實驗室)項目,于2013年12月25日順利通過了由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的項目竣工驗收。服務平臺和工程實驗室是三磨研究所首次承擔的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也是河南省超硬材料及制品區域特色高技術產業鏈重點規劃項目。
服務平臺按照建設方案邊建設邊運行,新增設備儀器31臺/套,使用面積達到3000平方米,建成了技術創新開發、工程化研究、檢測技術服務、計量校準服務、標準化技術服務、技術交流與交易信息服務共6個專業化服務平臺,具有良好的硬件設施和靈活完善的運行機制,能夠為行業提供研發、成果轉化、產品檢測、設備計量、標準制定、信息交流等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能力,是國內唯一一個超硬材料行業體系完整、功能齊全、具有市場化運作水平的技術創新平臺。已開展技術開發及工程化研究23項,制定了25項新的檢測方法和9項計量檢定校準規范,主持了18項并參與了2項超硬材料及制品的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為行業提供了大量技術、經濟、貿易信息和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服務,有效地促進了行業技術進步。
工程實驗室新增設備儀器95臺/套,使用面積達到5814平方米,建成了制品使用性能測試及應用技術開發、超硬材料制品精度及安全性能檢測、超硬材料制品制造新技術開發、精密自動化專用設備、智能化大型合成設備開發及大腔體合成工藝、新型原輔材料開發與原輔材料性能檢測、超硬材料(含PCD、PCBN)性能檢測共7個專業實驗室,建立了完善的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等技術研發體系,是國內超硬材料制品行業唯一的覆蓋整個產業鏈、功能強大齊全、硬件設施一流、匯聚行業高層次研發人員的自主創新研發平臺。圍繞高品質超硬材料及高檔制品的研發和應用,該實驗室承擔了多項國家、省市和企業委托科研項目,攻克了一系列行業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取得了一批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實驗室通過向行業開放,提供技術服務,促進了行業的技術進步,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驗收委員會聽取了三磨研究所項目建設和實施情況的匯報,審查了有關資料,察看了現場,一致認為平臺和實驗室均完成了國家批復的建設內容,同意通過竣工驗收。并建議進一步加大公共平臺和工程實驗室的對外宣傳力度,擴大服務和開放范圍,為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