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1979年3000元始創,還是去年實現51億元的銷售佳績,乃至今年銷售收入期望突破60億元的構想,黃河實業集團每上一個新臺階都是思想解放和科技創新的結果。”河南黃河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喬秋生如是說。
24日,記者走進黃河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黃河實業集團”),走近喬秋生,探尋他駕馭、操控以及謀劃企業發展的奧秘。
投資3000元 而今銷售額51億
1979年,黃河實業集團還是一個投資3000元的手工作坊,在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場地的條件下,生產低附加值的塑料編織袋、石棉瓦等低檔產品,企業曾長時間處于瀕臨倒閉的邊緣。
企業決策者逐漸認識到技術和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了“打開思路,解放思想,上高科技項目,引進人才”的發展思路。1984年,黃河實業集團研制開發的金剛石水磨石機迅速占領市場,第二年,企業銷售額猛增到1.3億元,讓企業首次嘗到了打開思路,科技創新的甜頭。
喬秋生說:“給企業帶來重大轉機的是人造金剛石。上世紀80年代購置專利、90年代大規模科研投入,使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該公司產品有6大類146個品種,主導產品是人造金剛石及其金剛石制品。黃河實業集團的人造金剛石年產量達30億克拉,居國內同行業第一,世界第三,其骨干企業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早在1998年就獲準上市。2007年,黃河實業集團實現銷售收入51億元,利稅6.7億元,創匯3516萬美元,扛起了地方稅收的半壁江山。
引進人才 提啥要求全部接受
“黃河實業集團有今天的輝煌成績,靠的是解放思想,實施科學發展觀和創新管理機制。”喬秋生說,解放思想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不切實際的解放思想是蠻干,企業長久不了;對解放思想瞻前顧后,對謀劃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猶豫不決,那是閉關鎖‘企’,企業沒有發展前景。”
在對高新技術領域最寶貴的人才資源的引進和管理上,喬秋生提出了“對方提出的條件就是我們接受的條件,對方提出的要求就是我們答應的要求”這一理念。如今,黃河實業集團已經形成了以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為主體、開展多種形式的開發和合作的科技創新體系,使企業在人造金剛石單晶、聚晶等超硬材料方面的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四年之后 銷售收入沖擊世界第一
對于現代工業而言,人造金剛石不可或缺。長期以來,西方知名企業壟斷了這一國際市場。
喬秋生改變了這一切。
他邀請包括中科院院士和幾十位行業領域的專家,投入科研經費2億多元,在較短的時間里成功研發了六面頂人造金剛石壓機。壓機的噸位也不斷提高,單次合成產量也由原來的15克拉提高到現在的180克拉,產品品級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不僅代替了進口,而且還實現了批量出口。
喬秋生說,黃河實業集團今后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長葛為基礎,以鄭州為窗口,以上海為依托,以人才求發展,以人造金剛石為主業。計劃到2012年前后實現100億元的銷售收入,沖擊人造金剛石綜合實力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