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對于全國綠色礦山新格局的形成,可以先從試點做起,因為嚴格按照綠色礦山的建設標準,一步到位非常難。在試點的過程中,先做規劃,經過幾年建設,逐步達到綠色礦山建設的標準,并通過綠色礦山的...
對于全國綠色礦山新格局的形成,可以先從試點做起,因為嚴格按照綠色礦山的建設標準,一步到位非常難。在試點的過程中,先做規劃,經過幾年建設,逐步達到綠色礦山建設的標準,并通過綠色礦山的建設形成好的模式和方式,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按照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確定的‘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到2020年綠色礦山格局基本建立’的總體目標,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總體規模已達459家。”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副司長鞠建華在近日召開的2013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綠色礦山分論壇上表示。
據了解,自2011年開始,我國每年都公布一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迄今共有三批礦山企業獲得了批復。第四批國家級綠色礦山申報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中國礦業聯合會綠色礦山促進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史京璽表示,中國礦業聯合會提出,力爭到“十二五”末,國家級試點礦山達到600家以上。近年來,我國礦山企業申請國家級綠色礦山的積極性非常高,到2015年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達到600家沒有問題。“但我們目前最關心的不是數量上的增長,而是質量上的提升,如在第三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審批中,申報企業的淘汰率達30%以上”。
改變傳統礦業發展模式
中國礦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總工程師劉玉強認為,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式經營發展礦業經濟的老路已經不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建設“綠色礦山”能夠實現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目標,是改變礦業發展模式的必然選擇。
節約資源、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發展綠色礦業,如今已成為世界共同關注的焦點。按照《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年)》確定的“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到2020年綠色礦山格局基本建立”的總體目標,2010年9月國土資源部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發展綠色礦業建設指導意見》,對綠色礦山建設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以及國家級綠色礦山創建的基本條件進行了進一步明確,這意味著我國的綠色礦山建設從先期礦山自發的探索,正式進入了有組織、有目標的有序推進階段。
“凡是在中國國內依法生產經營的礦山,不分國營、私營或合資企業,不分礦種均可申報。”據史京璽介紹,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的申報并沒有設置行業壁壘或其他限制條件,對于申報條件放得很寬。據了解,自2011年首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正式授牌以來,我國已確定的綠色礦山涵蓋了有色金屬、黃金、冶金、建材、石油、煤炭、化工及非金屬等多個領域。
“我們希望綠色礦山能有質的提升,所以第四批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的申報,原則上以中型以上礦山為主,每個省申報數量不超過5個,資源大省不超過10個,中央企業申報數量不超過5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依托的礦山企業申報綠色礦山建設試點單位則不受數量限制。”史京璽說,有意愿申報的企業如果是地方礦山企業向所在地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歸口中央企業管理的礦山企業向歸口企業提出申請。
史京璽透露,今后綠色礦山的建設將會更加注重質量的提升。如此次審批第四批綠色礦山試點單位,數量將比以往有所減少。此前,地方協會可以推薦企業,而這次沒有。據介紹,按照國土資源部的通知要求,第四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申報工作將于11月25日結束。
扶持政策進入調研期
中國之所以必須高度重視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主要基于環境保護、經濟升級的綜合考慮。國土資源部儲量司副司長許大純認為,中國的基本國情不可改變、發展階段不可逾越、生態文明必須推進的現實,決定了中國不能再走過度消耗資源的老路,必須高揚節約集約旗幟,走出一條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新路。
節約資源是保護環境的根本之策,也是推動經濟升級和發展循環經濟的迫切要求。面對國內一些礦山企業的生存困境,鞠建華表示,由于礦山企業對生態及資源環境破壞較大,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全面禁止采礦的行為,致使一些礦山企業沒有了生存空間。如果企業通過發展綠色礦業拓展更大的空間,走出一條能夠提升地方經濟發展的道路,無疑會成為礦山企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
“在綠色礦山的建設中,一些企業投入的財力和物力非常大,但目前國家還沒有相應的優惠政策。不過,在目前國內的綠色礦山試點單位中,有一半以上的企業在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等方面,或多或少能拿到了一些補助。”史京璽告訴記者。
“對綠色礦山建設的扶持政策正在調研當中,由于政策會涉及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多個部門,因此調研工作會復雜一些。扶持政策肯定會出臺,只是時間的問題。”史京璽認為,對于入選國家級綠色礦山的企業,國家應進一步加大財政專項資金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資源綜合利用等稅費減免政策,并加強創新技術方面的引導。
創建綠色礦山新格局
其實,不僅是急功近利式的采礦讓礦業生態保護的形勢日趨嚴峻,國家的節能減排政策也成為推動轉變礦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國礦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王家華透露,近幾年來,國土資源部推動實施的綠色礦山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成為轉變礦業發展方式、促進資源集約高效利用、提升礦業整體形象,以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平臺和抓手。
“目前,在我國約11.5萬家礦山企業中,綠色礦山所占的比例還很低。雖然我們提出到“十二五”末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達到600家以上,但距離全國綠色礦山格局基本形成的發展目標,仍然有較大差距。” 史京璽表示。而王家華認為,在礦業領域,落后的生產方式還大量存在,包括“十二五”期間600座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在內,想轉變我國礦產開發利用格局還是一次“綠色的長征”。
對于全國綠色礦山新格局的形成,鞠建華表示,可以先從試點做起,因為嚴格按照綠色礦山的建設標準,一步到位非常難。對于企業而言,標準是非常高的,所以要從試點開始。在試點的過程中,先做規劃,經過幾年建設,逐步達到綠色礦山建設的標準,并通過綠色礦山的建設形成好的模式和方式,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